后司
宋代司法机构之一。高宗、孝宗时,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各设审讯狱讼机构,称为“后司”。狱讼皆由主帅判决,不经属官。光宗时,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嘉定五年(1212),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宋代司法机构之一。高宗、孝宗时,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等三衙以及长江沿岸诸军,各设审讯狱讼机构,称为“后司”。狱讼皆由主帅判决,不经属官。光宗时,命熟悉法制的属官兼管。嘉定五年(1212),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见“提刑司”。
书名。明米儿咱·海答儿撰。成书于1541—1547年。时拉什德为汗,故以其名为书名。叙述十四世纪中叶至十六世纪中叶间新疆和中亚的历史。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自秃黑鲁帖木儿至拉什德汗的全部历史;下编为作者
魏、晋、南北朝时州郡主要僚佐的别称。上纲,意即上等之纲纪。州郡之别驾、治中等官员泛称纲纪,均属此类。《晋书·易雄传》载:易雄“举孝廉,为州主簿,迁别驾。自以门寒,不宜久处上纲,谢职还家”。
西汉置。治今河北武邑县东南观津。始属清河郡。后改属信都国。东汉属安平国。北魏改“观”为“灌”。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观津县。属冀州。大业初废入蓨县。
唐时蜀人。为制琴名匠。世称所制为雷公琴。因以松为材质,妙过于桐,又称松雷琴。
374—426南朝宋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人,字季友。傅咸玄孙。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初为晋建威参军。义熙中,从刘裕出兵关中,攻灭后秦。宋初,以佐命功封建城县公。入直中书省,专掌诏命,进中书监、尚书
春秋末期越国所造的青铜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今荆州)望山一号战国楚墓中,上有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鐱(剑)”八字。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茎部以丝绳缠绕,剑格之两面花纹嵌蓝色琉璃
隋开皇九年(589)置,以山川蕴物珍奇得名(《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一说以境内物产丰饶得名(《通典·州郡典》)。治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大业三年(607)改为鄱阳郡,唐武德初复为饶州,辖境相当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中置,曹真自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转拜此官。地位显要,不常置。二品。晋朝不开府者仍为二品,其禄与特进同。南朝宋定为二品,南朝齐时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置官属亦从公。南朝
藏传佛教经、律、论及其他文献的总集。以经、律、论为主,包括天文、历算、工艺、医药、美术、诗歌等著作,约四千五百种,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组成,为世界知名的藏文佛教丛书。第一部藏文大藏经文集始于元仁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