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尚书省吏部头司。唐沿置,长官有吏部郎中二人,吏部员外郎二人,另有主事等。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及选补流外官等。宋初吏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事。金元不设吏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尚书省吏部头司。唐沿置,长官有吏部郎中二人,吏部员外郎二人,另有主事等。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及选补流外官等。宋初吏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事。金元不设吏部司。
唐代南诏镇西节度(驻今缅甸克钦邦曼冒)所辖十余部落之一,见樊绰《蛮书》。唐代文献中一作“僧祇”,指东非的一种小黑人而言。今人向达《蛮书校注》云:《蛮书》作者系取当时通行之一名称以名怒江上游之一种侏儒族
官名。西汉时领治河,不常置。《汉书·沟洫志》载,成帝鸿嘉四年(前17)渤海等郡河水泛滥,“河堤都尉许商与丞相史孙禁共行视,图方略”。
官名。亦称大啬夫。战国时秦、楚等国置。《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秦律十八种》之《仓律》、《效》及《效律》等篇均有“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等数语。据近人研究,有谓县啬夫即县令、县长,也有谓县啬夫与县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七同姓诸侯王的叛乱事件。汉高祖死后,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与中央分庭抗礼,以至觊觎帝位,矛盾日益激化。景帝即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逐步削夺楚、赵、吴、胶西等国封邑。景帝前元三
?—635唐初滑州胙城(今河南延津东北)人。隋末为太原开阳府司马,以兵隶李渊。助渊起兵除王威、高君雅,以功任大将军府户曹参军。复从平长安。为丞相府掾。唐武德初,任卫尉少卿,留守太原,境内安宁。刘武周来
书名。明末清初方以智撰。五十二卷(另有卷首三卷)。系综合性博物名词汇编。初稿写于崇祯末年,顺治初避居两广后,又加增订。最早由姚文燮于康熙五年(1666)刊印,系次子方中通和学生揭暄所整理。光绪间又有重
1570—1641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无尽、长公、果亭,号二水。万历进士。天启六年(1626)以附魏忠贤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长于书法,与董其昌、米万钟、邢侗齐名,魏忠贤生祠碑文多为其
官名。夫余国置,夫余国以六畜命官,有牛加、马加、狗加等,分别主管各邑落。
即“亦乞列思”。
1215—1260又译木哥、莫哥、摩哥、穆哥。拖雷之子。母乃蛮氏撒鲁黑。元太宗八年(1236),奉命出兵阴平郡,与皇子阔端分兵攻宋四川。贵由死,拔都召集诸王议立蒙哥为帝,斡兀立海迷失皇后所遣使臣独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