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邦屯
在今贵州瓮安县北。明万历中,杨应龙为乱,官军分兵进讨,一支至此为杨应龙所败,尽歼。
在今贵州瓮安县北。明万历中,杨应龙为乱,官军分兵进讨,一支至此为杨应龙所败,尽歼。
见“土尔扈特”。
官名。又称赞仆。春秋时晋国置。掌六驺驾御之长官。大夫爵。《左传·成公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
官名。宋制,御试举人时,先由初考官评定试卷等第,封弥后,由复考官再评。最后,详定官对照初考官与复考官所定等第,有不同时,确定其一。详定官等皆系临时委派。
见“洛阳”。
又叫埭、坝、塘等。用于拦蓄水流的土、石建筑物。相传鲧治洪水,就曾筑堰拦洪。历来主要是指横断水流的低坝,往往是借其壅高水位以便引水。但有时也指沿岸堤防,如江浙一带保护农田的围堰等。
即“续降指挥”。参见“续降”。
明河南杞县人。万历进士。授卢龙知县。天启中拜魏忠贤为义父,建四祠祀之,呼九千岁,官至蓟辽总督、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思宗即位,被劾入狱,处死。
452—524北魏中山毋极(今河北无极西)人,字思伯。太和初,为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宣武帝时,任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上表求弛盐禁,从之。参八座议事。迁侍中,却不能绳纠权贵。曾附贵宠赵脩。脩死,被劾
书名。清王韬辑撰。一卷。明代中叶,泰西学者始来中国,首先是传教士利用其天文、历算、地理学等知识,与中国士大夫相结交,其科学知识逐步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和推广。作者搜集有关资料,获知传世书籍,自明至清约二
官名。新莽始建国三年(11)置,与傅丞、阿辅、保拂并为太子四师,辅导太子,秩位大夫,以故大司徒马宫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