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历
西汉时制订的历法。据《汉书·律历志》,秦和汉初本用颛顼历,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由邓平、唐都、落下闳等据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记录,另造太初历。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365日,又取“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即一朔望月等于29日,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首次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闰月,并计算出交食周期和推步五大行星位置的方法,在天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
西汉时制订的历法。据《汉书·律历志》,秦和汉初本用颛顼历,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由邓平、唐都、落下闳等据天象实测和长期天文记录,另造太初历。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365日,又取“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即一朔望月等于29日,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首次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分为闰月,并计算出交食周期和推步五大行星位置的方法,在天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
官名。南朝梁陈置,与东冶令皆隶少府,掌鼓铸锻冶。有丞,领工徒。梁为一班。隋省并掌冶令。
?—1749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名怡,以字行,号拙吾。晚年自称饲鹤山人。为清代内科名医马俶弟子。学有渊源,医道精深,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金匮》。性沉静恬淡,不求名利,为人治病,多见奇效。著
古族名。(1)又称广汉羌。秦汉时分布于广汉塞内外。东汉建武十三年(37)豪酋楼登率部众五千余户内属。建和二年(148)犯广汉属国,为益州刺史击败。魏晋时继续活动于广汉地区。(2)汉、魏时亦有白马羌,居
1304—1352元蒙古伯岳吾氏,字兼善。父官台州(今浙江临海),遂为台州人。本名达普化,文宗赐今名。至治进士。至正初参与修宋、辽、金三史,官礼部尚书,兼会同馆事。至正十一年(1351),为江东道宣慰
官名。《周礼》秋官司寇所属。设下士六人及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掌禁止以暴力侵犯他人及诈骗造谣等事。北周亦于秋官府设禁暴中士、下士。
官署名。三国魏末相国府置,为僚属曹之一,设属为长。西晋初不置,后杨骏太傅府复置,至司马伦为相国,增掾一人。东晋罢。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鄱阳湖中。相传有康姓居此,故名;一说原名抗浪山,意谓能抗风浪,后讹为康郎山。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与陈友谅会战于此,友谅大败,旋即战死。
1797—1851清湖南湘阴人,字子湘,号石梧。道光进士。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升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二十五年调江苏巡抚。次年擢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督师镇压云南回
1246—1307元唐兀人,字道明。父斡扎箦,世掌夏国史。通汉文《论语》、《孟子》、《尚书》。世祖召授中兴路新民总管。招子弟之壮者垦田,塞黄河九口,开其三流,凡三载,赋额增倍,转营田使,秩满入觐,升潼
北齐租赋中之三个等级。当时均田令和赋役法规定,一床交垦租二石,奴婢准良人之半,中一斗,送政府以备水旱。垦租皆依贫富分为三枭,上枭输远处,中枭输次远,下枭输当州仓,三年一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