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左右内率府
官署名。唐代置。掌东宫千牛、备身侍奉之事,主其兵仗。设率、副率为长贰,下设长史等属官。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奉裕卫,咸亨元年(670)复旧称;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神龙元年(705)再复。北宋存其官名而无职司。辽承唐制,仍以率为长官。
官署名。唐代置。掌东宫千牛、备身侍奉之事,主其兵仗。设率、副率为长贰,下设长史等属官。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奉裕卫,咸亨元年(670)复旧称;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神龙元年(705)再复。北宋存其官名而无职司。辽承唐制,仍以率为长官。
即“度牒”。
宋代节度推官的简称。
西汉宣帝刘询陵墓。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元康元年(前65),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貲百万者实之。黄龙元年(前49)冬十二月七日(甲戌)宣帝卒,初元元年(前4
官名。清末礼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左、右各一人,正三品,简任。佐尚书、侍郎奉行典礼,总核本部司员升转奏补,督理出入经费等。宣统三年(1911),礼部改典礼院,遂省。
官名。三国魏、西晋时,公府及位从公开府者有兵曹掾,掌兵事。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其府始置中兵、直兵二曹参军。及刘裕为丞相,合二曹置一参军,称中直兵曹参军,典掌近卫亲兵。南朝沿置。北朝则称中兵参军,并为幕
元官署名。掌吏、户、礼三部钱谷计帐事务。有照磨一员,典吏八人。
刁徒、地棍、恶劣绅监包揽、把持漕粮收兑,用于勾结、贿赂地方官员之“漕规”,称漕口。参见“漕规①”。
西夏建国后创制的文字。野利仁荣奉元昊命创制。共六千余字。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整,笔画繁杂,用点、横、竖、撇、拐、拐钩等组字。楷书多用于雕版,篆书散见于金石,行草常用于手写。绝大多数为会意合成字和音
楚国藏金之府。明董说《七国考》:“庄辛说楚襄王‘方府之金’。方府,藏金之府也。”
亦称五德转移。古代以五行生克原理解释王朝兴废更替的历史理论。(1)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德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