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申
战国时魏国人。魏惠王太子。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魏攻韩。次年,齐救韩伐魏,魏以其为上将军,与齐战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山东郯城),魏军大败,他被虏。
战国时魏国人。魏惠王太子。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魏攻韩。次年,齐救韩伐魏,魏以其为上将军,与齐战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山东郯城),魏军大败,他被虏。
书名。唐苏景胤、王彦威等撰,路隋监修。二十卷。大和七年(833)书成。记事起穆宗即位,止长庆四年(824)。已佚。
南朝时学府之一。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因国学复立,省总明观,于尚书令领国子祭酒王俭宅内,开学士馆,悉以总明观四部书充王俭家,又诏王俭以家为府。王俭十日一至国学,监试诸生。实为总明观之缩小。参见“总
理学的一派。北宋程颢、程颐创于洛阳,故名。代表人物还有谢良佐、杨时、游酢等。与王安石新学对立,与蜀学亦相攻讦,不推崇“濂学”,与关学联系较密。以儒学为宗,兼采佛道,以“理”为最高范畴,万物都是“理”的
相传为高辛氏长子,任陶唐氏之火正。与其弟实沈居于旷林,互以干戈征讨,被迁于商丘,祀大火之星,商人因之;实沈被迁于大夏,主参星,唐人因之。
即“元武宗”。
官名。亦称内史、大内史。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内史司长官,掌撰拟与宣读皇帝诏书,参议军国大事,下设小内史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以佐其职,领御史上士等官属。大象元年(579),宣帝
官名。北齐置,隶太子药藏局,掌侍奉太子疾病,诊候议方,七品。隋唐沿置,皆从七品上。
书名。清末支宝枬(雯甫)编定。二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印。系支宝枬于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任上虞算学堂教习期间课业习题之汇编。所收算题内容涉及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级数、力学等,共百余题。
官名。初为詹事副贰官,协掌宫内庶务,战国秦太后、王后、太子诸宫皆设。秦、西汉沿置,秩从六百石。太后宫所置景帝后改名少府丞,皇后宫所置成帝时省,太子宫所置东汉省。魏、晋以来,唯置于太子东宫,管理詹事府内
或称密敕之狱。南明永历朝臣十八人同时被杀事件。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永历帝从孙可望之请移驻安龙(今属贵州),大西军与南明联合抗清势成。时臣僚党争不息,权臣马吉翔、太监庞天寿等见永历朝日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