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头陀教

头陀教

元代佛教的一个苦行派别。头陀(梵文Dhuta的音译)义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传自天竺,盛于南朝齐、梁。有十二种修行规定,称“头陀行”。如著粪扫衣(用被遗弃的破布缝制的僧服)、常乞食、住阿兰若(远离人家的空闲处)等。元代成为独立的教门,朝廷设诸路头陀教门都提点,各路设头陀教禅录,管理治下头陀禅师。头陀禅师与俗人诉讼,由禅录与地方官员共同裁断。

猜你喜欢

  • 东宫典玺局

    官署名。明置。有局郎、局丞主管,下有纪事、奉御等员。为东宫宦官六局之一。

  • 舌质

    中医术语。指舌的本体。舌诊内容之一。观察舌质色泽和形态的变化,可辨别气血津液的盈亏,邪正的衰盛,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正常的舌质为淡红色。若舌淡属气血虚,舌红为热,舌绛为热盛,见于外感热病为热入营血。

  • 公孙杵臼

    相传为春秋晋景公时人。参见“程婴”。

  • 坐粮厅

    官署名。清顺治元年(1644)置,隶户部仓场衙门。满、汉各一人驻通州。掌验收漕粮、催督转运、北河浚浅、通济库出纳诸事。

  • 奉常正卿

    官名。即太常卿,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常卿。

  • 令稳

    官名。辽太祖时,契丹迭剌、乙室两大部以外之小部落,夷离堇改称令稳。圣宗时,又改令稳为节度使。

  • 杨思义

    元末明初人。朱元璋吴元年(1367)任司农卿。洪武元年(1368)改户部尚书。鼓励种桑植麻,定赏罚制度。又于全国立预备仓,以防水旱,规划甚周。时人誉为“知本计”。调陕西行省参政。卒于官。

  • 许谧

    305—376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字思玄,一名穆。出身世族。博学有才章。初为郡主簿功曹史,选补太学博士。官至给事中、散骑常侍。外混世务,内修真学,曾师事杨羲,受《上清经》。后居茅山。传今紫阳观南

  • 昭穆

    古代礼制中宗庙的排列次序《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即始祖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左昭右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

  • 心诚和尚

    ?—1899即本明和尚。清山东高唐人,原名杨照顺,亦称杨天顺。早年出家为僧,精于刀枪拳技。后在山东禹城设场练拳,为当地义和拳首领之一。光绪二十五年九月(1899.10)平原县杆子李庄拳民与教堂势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