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名称。清代记载人名之档册。内务府江南织造档案内有此档册。
官名。战国秦置。县啬夫属官,掌县内农事。《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醢(酤)酉(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又《厩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
唐开元十三年(725)改闽州置。因州西北福山得名(《元和郡县志》)。治闽县(今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等市、县以东地区。天宝、至德间曾改为长乐郡。五代闽一度改为长乐府。
全称扎西大金寺。为明末五世达赖派弟子昂翁彭错所建,初在甘孜县达格洛山沟中,清康熙元年(1662)迁移到雅砻江之南。属黄教,在政教方面历来受命于西藏地方政府。此后,该寺实际已成为西藏地方政府在康区的直属
?—约1746清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字文涛。善画山水楼阁。初学仇英,中年得无款古人画稿,遂吸取宋人画法。所作景物曲折有致,有清一代推为第一。雍正间供奉养心殿,在宫廷作画。袁江《海上三山图轴》
书名。北宋余靖撰。二十卷。此书系其子仲荀所编。久无传本,明邱濬自文渊阁录出,内容有律诗、序、论、记、制诰、判词、表、启、杂文、墓志等。其中“大宋平蛮碑”、“进平蛮记表”、“宋故狄令公墓铭”等篇,是研究
谷(穀)即田租。旧时对实物地租之通称。以其征收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故名。《汉书·贡禹传》:“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草杷土,已奉谷租,又出藳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而逐末。”
933—988宋初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字晦仁。和凝次子。后晋天福四年(939),以门荫入仕。后周时,官太常丞。入宋,官至主客郎中,判太常寺。洞晓音乐,太祖时创制乐器“拱辰管”,其执持之状如拱揖,
官名。即相国。战国赵、魏、中山、秦等国置,赵国兵器《相邦春平侯剑铭》:“四年,相邦春平侯。”《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所引魏国法律“魏户律”:“廿五年闰再十二月丙午朔辛亥,告相邦。”参见“相国”。
①十六国前凉张骏置,“盖因鸣沙山为名”(《元和郡县志》)。治敦煌郡(治今甘肃敦煌市西)。不久废。②十六国西秦置。初治乐都(今青海乐都县),后移治西平(今青海西宁市)。不久废。③十六国北凉置。治酒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