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轸
书名。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五篇,图二卷。列于兵形势家。孙轸生平不详。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谓孙轸疑即陈轸。《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久佚。
书名。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五篇,图二卷。列于兵形势家。孙轸生平不详。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谓孙轸疑即陈轸。《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久佚。
官名。北魏置。外都坐大官的属官,佐其审理案件。《魏书·沈文秀传》:“显祖重其节义,稍亦加礼之,拜(文秀)为外都下大夫。太和三年(479),迁外都大官。”太和改制罢。
见“中东铁路”。
?—前206秦始皇之孙(一说始皇之侄)。秦二世即位后,曾谏劝勿诛大臣蒙毅。二世三年(前206)八月,赵高逼二世自杀,立其为王。后遂设计杀高于斋宫,夷其三族。刘邦率反秦义军进抵霸上后,系颈以组,白马素车
官署名。三国魏始置,掌少数族军队政令、军务,隶五兵尚书。设郎为长官,秩四百石、六品。西晋沿置,东晋并省。
①选举奏表。汉代选举,对应选人都要“咨其行状,度其行能”。举主、府主对于所举人道德才能的具体叙述、评价所上奏表,谓之行状。魏晋时,荐举守宰仍“条列行状”,但同中正品第人物之状颇有区别。②文体之一。状死
宋代内侍阶官名。从九品。
①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卜辞有:“不其来? 其来。方不其来? 方其来于沚? 不其来? 贞:方允其来于沚。”(《殷墟书契前编》第7卷29页第1片)即古书中之“方夷”。《后汉书·东夷传》:“夷
见“里行使”。
官署名。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界务、防务、传教、游历保护、赏恤、禁令、词讼、巡警各事。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明洪武九年(1376)升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置,分和、滁二州地及江宁县地益之。属应天府。治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二十五年移治新开路口,即今江苏江浦县珠江镇。清属江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