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亦作。春秋、战国时齐国量器。《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杜预注:“四豆为区,区斗六升。”《
唐佛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贞观二十二年(648),李治(高宗)为太子,追念母长孙皇后而建,故名。有十三院落,房屋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床褥器物皆备,为长安权贵和士大夫等游乐胜地。寺内别造译经院,迎玄奘入
书名。宋陈自强、史弥远等撰。二百二十五卷。始撰于嘉泰二年(1202),成于嘉定十四年(1221),理宗时又加修改,于淳祐二年(1242)进上。具载宁宗一朝典制。已佚。
孔亦作库。撒拉语音译,意为“远房”或“一个根子”。撒拉族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远亲组织。由若干阿格乃组成。以后逐渐演变为地缘组织,外姓人也可参加。有公共山林、坟地。设哈尔一名管理公共事务。
书名。初名《经义存亡考》,后改今名。清朱彝尊撰。三百卷。鉴于当时治经者多拘守一家之言,以致前代经学著作多有失传,乃于去官归里后,仿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之例,撰成此书,通考自汉以下历代解说儒家经典
书名。元任士林撰。十卷。士林(1253—1309)字叔实,号松乡,奉化(今属浙江)人,以郝天挺荐任安定书院山长。是集所录碑志记传达六十余篇,多记大德、至大间事。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据明泰昌刊本补
隋开皇三年(583)以东义州改名。治卢氏县(今属河南)。大业初废。义宁元年(617)置虢郡,武德元年(618)改为虢州。贞观八年(634)移治弘农县(北宋改为虢略县,元废。今灵宝市)。天宝元年(742
约在今贵州遵义、仁怀二市、县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吴广击破播州军于此。
①秦置。治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三国蜀汉徙治南岸。南朝齐永明五年(487),改为垫江县。自战国秦至南朝宋,皆为巴郡治所,三国蜀汉置江州都督屯此,为重镇。②南朝齐永明五年置。治今重庆江津市东南綦江入长江处
①商臣。汤时贤臣仲虺之后裔,佐武丁治国。武丁祭成汤,有飞雉入庙,登鼎耳而鸣,武丁惧。他劝王勿忧,先修政事。又作训谏王,即《书·高宗肜日》。②即“孝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