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海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弱水(今额济纳河)自张掖北流,至下游分为东河、西河等河,汇潴于此。汉称居延泽,魏晋时一名西海,唐代后通称居延海。本为一湖,位于汉居延城东北,狭长弯曲,形如初月。后世湖面随额济纳河下游的改道而时有移动,且逐渐淤塞,元后分为亦集乃、哈班哈巴儿、塔刺失三海子。清以来分为二海,汉人称东西居延海,简称东海、西海,蒙古语称东海为索果诺尔(又作苏古诺尔),西海为嘎顺诺尔。今两海相距约35公里,总面积不超过300平方公里,位于汉居延城之北与西北,可能不完全在古居延海范围之内。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弱水(今额济纳河)自张掖北流,至下游分为东河、西河等河,汇潴于此。汉称居延泽,魏晋时一名西海,唐代后通称居延海。本为一湖,位于汉居延城东北,狭长弯曲,形如初月。后世湖面随额济纳河下游的改道而时有移动,且逐渐淤塞,元后分为亦集乃、哈班哈巴儿、塔刺失三海子。清以来分为二海,汉人称东西居延海,简称东海、西海,蒙古语称东海为索果诺尔(又作苏古诺尔),西海为嘎顺诺尔。今两海相距约35公里,总面积不超过300平方公里,位于汉居延城之北与西北,可能不完全在古居延海范围之内。
①京都、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释名·释州国》:“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史记·周本纪》:“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
①北宋咸平五年(1002)以通许镇置。治今河南通许县。属开封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通许县。②辽开泰时置。治今辽宁开原市北老城镇。为咸州治。金大定七年改名平郭县。为咸平府治。元至正二年(13
996—1064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梦得。天圣进士。由通判绛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皇祐中,权御史中丞,数劾宦官及执政大臣。喜荐人才,不争权位。嘉祐五年(1060)为枢密副使,旋迁参知政事。
宋历朝官修《会要》的总称。宋修本朝会要,始于仁宗时《庆历国朝会要》,其后神宗以下各朝,续加修纂,计有《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修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
1829—1889清湖南东安人,字研芗。廪生出身。咸丰初在籍办团练。继入刘长佑部,在湖南与石达开部太平军作战。咸丰九年(1859)擢知府。同治二年(1863),随提督江忠义在江西与太平军黄文金部作战。
即“士族”。
清各级漕务衙门胥吏收受之漕规统称。参见“漕规”。
唐时礼部放榜,及第进士大宴于长安曲江池,故称。其日行市罗列,城内半空,及第进士逢花即饮,公卿多同日拣选佳婿。因曲江会在关试之后,故又称关宴。会后各有所之,亦谓离会。武宗时,曾禁会。大中元年(847),
官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大臣。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1)设。以亲王、郡王、贝勒特简。率大臣、章京处理外交事务。大事上之,小事则行。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
书名。清尹嘉宾撰。四卷。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捻军先后在颍、毫、楚、豫等地及淮河南北作战。尹氏原为颍州阜阳县团练头目,在当地亲自率军镇压农民军,其后转战安徽、河南。是书虽极力夸张其个人事迹,但也从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