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虚局
官署名。北魏有崇虚都尉。北齐置崇虚局,设丞。掌五岳四渎诸神祭祀,管理京师、诸州道士名籍。隶太常寺太庙署。
官署名。北魏有崇虚都尉。北齐置崇虚局,设丞。掌五岳四渎诸神祭祀,管理京师、诸州道士名籍。隶太常寺太庙署。
书名。清陈作霖撰。四卷,卷首、后序各一卷。凡地、人、事、文四志。综录清代金陵地方遗迹、名胜及掌故。其中于梵刹介绍,仿《洛阳伽蓝记》例,兼及其沿革兴废。是今南京市地方史料。收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版
即韩縯。东汉颍川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人,字伯南。顺帝时为丹阳太守,政有能名。桓帝时由司空转司徒。因党附梁冀抵罪,遣归本郡。复征为司隶校尉。延熹八年(165),劾奏中常侍左悺及其兄太仆左称不法,悺、称
1710—1770清浙江海宁人,名绍闇,字襄夏,别号定庵。善围棋,与范西屏并称“棋圣”。对局深谋远虑,面面俱到。著有《弈理指归正·续篇》(歌诀),后人演绎为图谱。
西晋泰始初置。治今湖北建始县东。属建平郡。太康五年(284)废。后复置。南朝宋废。北周建德三年(574)复置,为业州军屯郡治。隋属清江郡。唐属施州。宋移治今县。明属夔州府。清属施南府。
即“太极图说”。
见“户口、收军、清勾三册”。
刑名。肉刑的一种。即割鼻。秦时有此刑。《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不盈五人,盗过六百六十钱,黥㓷(劓)以为城旦。”西汉文帝时废止肉刑,当处劓刑者,笞三百。
唐德宗以后历代政府对竹木贩运所征之税。建中三年(782)九月,户部侍郎赵赞请置常平轻重本钱,收贮斛斗匹段丝麻等,贵则下价出卖,贱则加估收籴,权轻重以利民。乃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以充常平本钱,其中竹木
①官名。东汉延熹二年(159)置一人,秩六百石,掌典图书秘记,校定文字,属太常。后省。三国魏文帝黄初初,置为秘书署长官,掌管艺文图籍,员一人,三品。初属少府,魏明帝时王肃任此职,上表论秘书不应属少府,
明代考核官吏制度,与考满相辅而行。分外察和京察。外察即对外官的考察,亦称朝觐考察。京察即对京官的考察。外察、京察又通称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