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司马
①州衙佐官,位长史下,同掌统州衙僚属,纲纪众务。唐高宗改州治中置,上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下,下州从六品上。显庆二年(657),洛州置。大足元年(701)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分左、右置,各一人,中宗省,玄宗改少尹,置二人,从四品下。太极元年(712)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分左、右,玄宗改二人,不分左、右,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余州司马,多无实任,用为安置贬谪京官。②清代州同的别称。
①州衙佐官,位长史下,同掌统州衙僚属,纲纪众务。唐高宗改州治中置,上州从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下,下州从六品上。显庆二年(657),洛州置。大足元年(701)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分左、右置,各一人,中宗省,玄宗改少尹,置二人,从四品下。太极元年(712)四大都督府增置一人,分左、右,玄宗改二人,不分左、右,中唐以后常为节度使行军司马。余州司马,多无实任,用为安置贬谪京官。②清代州同的别称。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汾州置。治汾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介休、平遥、孝义、临县、中阳、离石、石楼等市、县地。明清属山西省。1912年废。
十六国时北燕墓葬。在今辽宁北票市西官营子。1965年发掘。共两座,为同坟异穴、石椁结构墓室,出土“范阳公”、“辽西公”、“车骑大将军”、“大司马”四颗印章,证明为十六国时期北燕冯素弗及其妻属之墓葬。出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最早见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用于种稻,先净淘种子,除去浮谷,浸三夜漉出,包在草篅中,又经三夜稻谷发芽,芽长二分便可撒种。此法一直沿用至今。除种稻外,也用于种胡荽、麻等。
北魏孝昌中分南修武县置,属汲郡。治清阳城(今河南修武县东北)。北齐废入修武县。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司门侍郎置,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司门郎中,为刑部司门司长官。
西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景帝时为郎谒者,稍迁至济南都尉。因长安左右宗室多犯法,遂召为中尉。执法严峻,宗室豪强皆畏之。武帝即位,徙为内史。为外戚诋毁,抵罪髡钳。自以不复见用,乃诈刻传出关归家。贳贷陂
古族名。西羌的一支。一说即“白狼”。其地在吐谷浑西南,东自四川以西,西至青海湖西南。东汉永平中,白狼王唐蕞等内附。三国时属蜀汶山郡,晋属吐谷浑,南北朝时属北周、党项,唐属吐蕃,后渐融合于藏族。
?—1657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羽公。明平国公郑芝龙弟。明崇祯武举人,累官至登州副总兵。南明弘光朝建立,加总兵官,驻镇江,以舟师扼守长江口。弘光政权覆亡后,引师南下。旋与芝龙拥立唐王于福州,封定国公
官署名。清代掌管皇帝车驾仪仗之机构。顺治元年(1644)沿明制置锦衣卫,设指挥使等官。次年即改称銮仪卫。四年罢指挥使,置銮仪使、銮仪副使、冠军使、冠军副使等职官。后由侍卫处内大臣为掌卫事大臣,寻又改由
书名。南宋洪适撰。共二十七卷。成于乾道二年(1166)。著录汉魏石刻文字一百八十九种,每种依其字画写定,对文字之异体、通假均一一注明;有关史事亦间作考证,书后又辑录郦道元《水经注》、欧阳修《集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