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储司
官署名。清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广储司。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有总办郎中四人、郎中四人及主事等员。掌皇宫库藏出纳。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各置员外郎等官。六库出纳,按月缮折送司稽核,然后造册呈内务府堂核销,并每五年一次由钦派大臣进行盘库。六库之下设银、铜、染、衣、绣、花、皮七作及帽、针线二房,各以司匠、领催督领匠役承办各项物品。广储司在盛京地方设有棉、靛、盐庄。每年于该地征收的实物,由盛京内务府各司核销。
官署名。清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御用监,康熙十六年(1677)改广储司。以内务府总管大臣一人值年管理,另有总办郎中四人、郎中四人及主事等员。掌皇宫库藏出纳。司下设银、皮、瓷、缎、衣、茶六库,各置员外郎等官。六库出纳,按月缮折送司稽核,然后造册呈内务府堂核销,并每五年一次由钦派大臣进行盘库。六库之下设银、铜、染、衣、绣、花、皮七作及帽、针线二房,各以司匠、领催督领匠役承办各项物品。广储司在盛京地方设有棉、靛、盐庄。每年于该地征收的实物,由盛京内务府各司核销。
碑名。又名《劝进碑》。在今河南临颍县繁城。立碑年月不明,但据碑之内容,当为三国魏黄初元年(220)。隶书三十二行,行四十九字。额篆书题“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八字。碑文记东汉延康元年(220)十月魏公卿将
清秋审、朝审照例都有九卿参加会审。非常重大或皇帝谕令审议之疑难案件,也有九卿参与审理或由九卿复核审议。但非定制,皆由皇帝临时交办。
1648—1722清江苏泰州人,字泗源,号曙峰。康熙进士。官苏州府教授、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等。曾从梅文鼎学历算,学问渊博,贯通中西。以精天文历算荐于圣祖。召见面试时,问难反诘,皆举以对,为圣祖所重
南朝梁置。治今湖南汨罗市东长乐。因在天岳山东南得名。为罗州及岳阳郡治。陈为岳阳郡治。隋开皇九年(589)为玉州治。寻改为湘阴县。
谷(榖)书名。亦称《春秋谷梁传》、《谷梁春秋》。《春秋》三传之一,属今文经学重要典籍。相传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赤或作俶、嘉、喜、寘)作。《尸子》记载为十五卷(见《元和姓纂》),《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一
官署名。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所属机构。乾隆十三年(1748)设。由管理大臣酌派司官办理,无定员。掌造办处钱粮核销事宜。
《周易》卦名。八经卦之一,卦形为☳;又六十四别卦之一,卦形为䷲,下震上震。基本卦象是雷,又比刑,象鹄、刚、动等。
辽重熙十三年(1044)以云州为西京,升为大同府。治云中、大同(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的大同、右玉、左云、怀仁、阳高、天镇等市、县,内蒙古凉城、卓资、丰镇等市、县及河北怀安、阳原等县地。金辖境
官署名。清代四川之铸钱局。康熙七年(1668)置局,六十一年改今名。掌理本省鼓铸事宜。设监铸官一人,以同知、通判充任。
或称建中之乱。唐建中四年(783),藩镇李希烈围襄城(今属河南),德宗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本镇兵五千赴救。军士离镇时多携子弟,望至京师获赏赐。会天雨、士卒饥寒交迫,及至京师,非惟无赏,竟以糠菜饼犒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