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使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御史台五使之一,专掌祭祀入阁监食。神宗元丰改制罢。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御史台五使之一,专掌祭祀入阁监食。神宗元丰改制罢。
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传为清乾隆初出土于陕西凤翔县。通高21.6厘米,口径54.6厘米。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足饰饕餮纹。内底有铭文三百五十七字,大意是:夨人侵犯散邑,以田赔偿散氏,田有眉和井
书名。清叶蒸云撰。抄本。记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元年(1862)间浙江台州地区清军与太平军争战情况,涉及太平军防守措施、商业贸易、税收制度、知识分子政策以及农民和地主士绅的动向。
古代对因逃避赋役而流亡外地人户之统称。秦汉以来,历代均有。《魏书·食货志》:“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唐高宗、武则天以后,由于均田户分田很少,赋役繁重,以致“天下户口,亡逃过半”。有的沦为佃农或雇农,有
晋武帝年号(290)。
西周至战国时期村落遗址。在今新疆木垒西天山脚下。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77年发掘200平方米。有房址、灶坑、墓葬。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①(571—649)唐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本名药师。才兼文武,为其舅韩擒虎与杨素、牛弘所推重。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将往江都告发李渊反隋之谋,至长安道阻,为李渊所擒,李世民固请释之,遂入世民
书名。清王定安撰。二十卷。编年体。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迄于光绪十三年(1887)新疆设郡县止,共三十八年历史。以湘军为主,而附他军战史。分粤湘战守、湖南防御、规复湖北、援守江西
试职名。明代进士实授官前所任试职,半年后实授,多授官监察御史。始于洪武中,正德中革。
官名。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主伤病员管理。
①成吉思汗六世祖。因全家为扎剌儿部人所害,与叔纳真居八剌忽人之地,攻降扎剌儿部,蒙古孛儿只斤部至此始强。有三子:拜姓忽儿(一译伯升豁儿)、察剌孩领忽、抄真斡儿帖该。②(约1235—1301)元太宗窝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