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贡寨
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唐中和二年(882),高仁厚降阡能之众于此。
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唐中和二年(882),高仁厚降阡能之众于此。
战国时人。中山国大臣。善游说。前323年,中山国听从公孙衍“五国相王”之议,欲与韩、燕、赵、魏等称王,齐王不悦,欲结燕、赵共伐之。他为中山出使于齐,说服田婴召中山君而许之王。旋又出使赵、魏,使赵、魏亦
书名。明末清初黄宗羲撰。六卷。本于王弼《周易注》、程颐《易传》,加以引申发挥,以排击京房、焦延寿之五行纳甲说和陈抟、邵雍之先天象数学,认为前者堕入“淫瞽方技之流”,后者系“一家之学耳”。并指斥朱熹《周
即春秋晋邑,后分为县。治今山西清徐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魏戊为梗阳大夫”。汉称梗阳乡。
即今辽宁铁岭县南辽河支流凡河。《汉书·地理志》高句骊(今新宾县永陵镇东):“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即此。旧说为今辽宁新宾县浑河支流苏子河,当误。
明清在漕粮正税之外所征各项附加银、米之统称。主要用于漕运开销。亦称“随漕”。明宣德时,漕粮征收始有各种加耗,如轻赍银、随船作耗米等。清代项目更多,有随船正耗、轻赍银、易米折银、随漕席木竹板、官军行月钱
即“晋愍帝”。
又名南陡河、南渠。在唐岭南道桂州(今广西临桂县会仙圩)。唐长寿元年(692)开凿。分相思江水为东西流,东流注入漓江,西流注入洛清江,是沟通桂江水系和柳江水系的航道,至清代仍可通航。是岭南之重要古代水利
?—1380明初庐州六安(今属安徽)人。元末为“义兵”元帅。朱元璋军克宁国,被俘,元璋喜其骁勇,仍旧官。数月叛,据宣城。元璋亲自督战,复擒之。壮其志而免其死,留置麾下。从攻战屡有功,历官枢密院判、广信
见“执政②”。
中兽医学中一种辨证施治理论。明代杨时乔《马书》中《八要图论》提出。后喻仁(本元)、喻杰(本亨)兄弟改为“评讲八证论”。“八证”和“八要”一脉相承,内容均包含寒、热、虚、实、表、里、邪、正等八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