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谢使
官名。南宋为感谢金或蒙古准许议和所派的使臣。
官名。南宋为感谢金或蒙古准许议和所派的使臣。
余(餘)书名。署沧浪钓徒著。稿本。记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在苏州的设施及作者在苏南各地的见闻。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
官名。金代始置,为文散官,从九品以上。元代沿置,改从八品,敕授。明代为从九品,敕授。清代为文职从九品封赠。
见“知寨”。
官名。(1)散官。隋开皇六年(586)置,为八郎之一,从九品上。大业三年(607)罢。唐武德七年(624)复置,为从九品上文散官。北宋初沿置,元丰改制罢。金复置,正八品上。元为正七品,敕授。明、清以授
1526—1615明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字汝契。由诸生袭指挥佥事。隆庆元年(1567)擢副总兵,协守辽阳。四年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辽东。万历二年(1574)以败建州女真王杲功,进左都督。六年
书名。系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的言论选集。南宋朱熹、吕祖谦选编。十四卷。成书于淳熙二年(1175)。分为“道体”、“为学大要”、“格物穷理”、“存养”、“齐家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教
蒙古语。即“投下”。
织物名。古代指色织棉布和色织麻布。《南州异物志》:“五色斑布似丝布,吉贝木所作。……欲为斑布,则染之五色,织以为布,弱软厚致”,“外徼人以斑布文最繁缛多巧者名曰城域。其次小粗者名曰文辱,又次粗者名曰鸟
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清代皇帝。1875—1908年在位。醇亲王奕譞之子。四岁继位,年号光绪。光绪十三年(1887)亲政。十五年,慈禧太后结束训政,然仍控制大权。深悉时局艰难,欲有所作为
即《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道教经典。南朝宋道士陆修静总括而成,并撰《三洞经书目录》一卷。三洞经各分为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经。为《道藏》七部中最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