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官名。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清代步军统领衙门最高长官。额设一人。初名步军统领,专管八旗步兵,秩正二品。康熙十三年(1674)兼提督九门事务。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南、北、中)事务,名提督九门巡捕三营统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巡捕营为五营(南、北、中、左、右),此后名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嘉庆四年(1799)升从一品。掌八旗步军营、京城绿营之巡捕五营,负责京城警卫、稽查事。
官名。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清代步军统领衙门最高长官。额设一人。初名步军统领,专管八旗步兵,秩正二品。康熙十三年(1674)兼提督九门事务。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南、北、中)事务,名提督九门巡捕三营统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巡捕营为五营(南、北、中、左、右),此后名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嘉庆四年(1799)升从一品。掌八旗步军营、京城绿营之巡捕五营,负责京城警卫、稽查事。
一作按班、谙班。满语。汉译大臣或大官。官名。清初,专用于亲近重臣。入关后,文、武官二品以上,均可称用。如黑白昂邦(议政大臣)、阿里哈昂邦(尚书)等。参见“昂邦章京”。
西汉元鼎五年(前112)改开封侯国为县。治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属河南郡。晋属荥阳郡。北魏孝昌中,属陈留郡。东魏为开封郡治。隋先后属郑州、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属汴州。贞观元年(627)并入浚仪县。
中国史书中记载图书的目录。详“艺文志”。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的官职。天历庚申十年(1860)始设,次于王爵,在掌率之上。一般以数字编排,且冠以“忠诚”二字,如忠诚一天将、忠诚一百六十三天将等。亦有只标数字而不冠忠诚二字者,尚有二者皆无,只
见“提点刑狱公事”。
即“清学案小识”。
即“子西②”。
宋初党项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族弟。任绥州刺史。太平兴国四年(979),随定难军观察留后李继筠助宋征北汉。因恃功跋扈不顺,被免职。后太宗复命知州事。七年,受太宗诏谕,被迫入朝,授单州刺史,赐第京师
隋文帝时、唐初至龙朔二年(662)、咸亨元年(670)至景云二年(711)均称左、右司御率府为左、右宗卫率府。
官名。南朝梁初置,掌守卫皇帝陵园。隶太常卿。天监七年(508)改名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