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教
又称大乘教。明清时秘密宗教。罗教之一支,相传为明代罗孟洪所创。倡言清净无为,劝人修证来世,故名。
又称大乘教。明清时秘密宗教。罗教之一支,相传为明代罗孟洪所创。倡言清净无为,劝人修证来世,故名。
①众官吏;众官署。《左传·桓公十三年》:“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新唐书·百官志一》:“诸司奏大事者,前期三日具状。”②官名。南宋国史实录院置,员一人,以内侍省官充任。
战国秦置,属长沙郡。治今湖南汨罗市西北。西汉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南朝梁、陈时属岳阳郡,隋先后属岳州、罗州、巴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属巴州,六年废,并入湘阴县。隋大业十三年(617),巴陵校尉董
?—307克一作充。西晋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字子尼。少好学,成都王司马颖为丞相,擢为东曹掾,典选举。以朝政日弊,遂绝不仕。东嬴公司马腾镇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强征为从事中郎,不得已赴任。至数十
官名。司马之属,参掌军政。《左传·襄公二年》:“楚公子申为右司马。”战国时,齐、楚、燕等国沿置。秦汉之际刘邦亦置,使典武职。宋代为大都督府属官,无职掌。
①莘一作姺、。亦称有辛、有莘、有侁。夏、商时国名。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商汤娶有莘氏之女,即其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楚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师”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八日(1899.5.17)在新加坡创刊。日报。侨商邱菽园主办,徐勤、欧榘甲、汤觉顿等主编。颂赞清帝,鼓吹改良,遏制进步思潮,反对革命。系保皇会在南洋地区的主要舆论阵地。
又名桃花岭。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南。南朝陈天嘉三年(562),侯安都讨留异,留异奔桃枝岭,于岩口竖栅以拒之;元至正十九年(1359),耿再成驻兵黄龙山,处州元将石抹宜孙分兵屯桃花岭、葛渡、樊岭及龙泉以拒,
仆(僕)官名。秦置,汉沿置,佐太子仆掌东宫车马诸务。三国魏、南朝梁亦置。北魏定为从八品下。北齐置为太子仆寺次官,员一人,从八品下。隋唐皆掌判寺事,隋从八品下,唐从七品上,掌东宫马畜刍粟。宋存其名而罕除
东晋咸和四年(329)侨置徐州于淮南,南朝宋永初二年(421)改为南徐州。元嘉八年(431)以江南为南徐州,割扬州之晋陵郡、南兖州之九郡侨在江南者属之。治郯县(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
官名。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229)拜陆逊为之,位在大将军上。十六国汉、前燕、北燕亦置。北周建德四年(575)置,正九命,为高级武官名号。隋为从二品散实官,大业三年(607)罢。唐武德七年(624)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