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楚国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楚国贵族。为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博闻强志,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人正道直行,主张明法度,任贤能,图谋富
见“封弥院”。
五代时关中人,字穹佐。自言唐相李绅之后。唐末入蜀,初为前蜀遂州节度使刘知俊从事。又授彭州导江令,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蜀亡入洛,后唐明宗授为检校兵部郎中。孟知祥(后蜀高祖)称帝,再入蜀,擢为礼部侍郎,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垣崇祖为朐山戍主,北魏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虏”,即此。
西汉武帝时置。治今云南云龙县一带。属益州郡。东汉、晋属永昌郡。南朝梁末废。
官名。明代于都察院各道历事的监生。试即见习之意。洪武时,太祖曾选秀才吴荃等试职都察院,一年后实授。宣德时,都御史顾佐推荐,以监生程富等于都察院各道历政三月,然后实授。
①官署和行政区域通称。汉代刺史分部,又称部刺史。北齐中央诸署(令丞所掌)之下常分诸部。郡县也常分部置尉。北魏则有“八部”,各置大夫,地位相当于尚书诸曹;又置天地东南西北六部大人官。隋以后历朝中央行政机
?—1400明云南武定女土官。彝族。元武定路土官总兵法叔之妻。夫死,弟三宝奴(弄积)袭,转嫁之,三宝奴死,继其职。洪武十四年(1381),降明。次年,改路为府,授中顺大夫、土知府。二十六年,以病不能任
官名。东晋末刘裕置,为丞相府主要僚属之一,领中兵、直兵二曹,统府中亲兵。南朝宋诸公府沿置。齐复以中兵参军领中兵曹,此职唯统直兵曹,位在中兵参军之上。梁时皇弟皇子府、嗣王府、蕃王府、庶姓公府、庶姓持节府
科举科目之一。唐长庆二年(822),穆宗从谏议大夫殷侑奏,设三史科,又设一史科。能通一史者,同五经、三传例处分。其有出身者及前资官应考者,同学究一经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