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燮元
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懋和,号衡岳。万历进士。由大理寺评事历官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以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及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反,加兵部侍郎,总督四川及湖广荆、岳、郧、襄、陕西汉中五府军务兼巡抚四川。他坚守成都百余日,又率秦良玉等收复重庆、永宁。四年,以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军务,移镇遵义。崇祯二年(1629)破水西,杀奢崇明、安邦彦。又招抚流亡,修路筑驿,广开屯田,西南遂安。有《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懋和,号衡岳。万历进士。由大理寺评事历官四川左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以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及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反,加兵部侍郎,总督四川及湖广荆、岳、郧、襄、陕西汉中五府军务兼巡抚四川。他坚守成都百余日,又率秦良玉等收复重庆、永宁。四年,以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军务,移镇遵义。崇祯二年(1629)破水西,杀奢崇明、安邦彦。又招抚流亡,修路筑驿,广开屯田,西南遂安。有《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官名合称。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十号将军。大通三年(529)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四班。陈改定为拟官品第六,秩千石。
1778—1855,一作1761—1831清江都(今扬州)人,字履长,一字穆堂。诸生。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力辞不就。富有藏书,与马氏玲珑山馆齐名。专喜治经,精于考证,著有《逸周书补注》、《
书名。(1)金完颜宗弼、完颜勗等撰。二十卷。皇统八年(1148)八月书成,宗弼奏上。(2)金纥石烈良弼撰。卷数不详。参加编撰的有张景仁、曹望之、刘仲渊等。大定七年(1167)八月,书成上进。
殿前都点检的省称。
元大德九年(1305)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参见“平阳路”。
匈奴官号。位次左、右大将,以单于同姓之贵族任之。《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秦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全国后,任丞相,奉命与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议立帝号。又以六国初定,燕、齐、楚等地遥远,奏请分封诸子为王,遭李斯驳斥。秦始皇终依李斯之议,令天下为郡县,分封之议遂罢
官名。战国置。《古玺汇编》第二一号:“□都右司徒。”
明浙江永嘉(今温州)人,字翔之。嘉靖时充礼部儒士。善弈,著《适情录》,述日本僧人虚中《棋谱》,附以补遗,荟萃当时棋坛强手经验。又著《棋史》。
官名。三国吴孙权黄武中置,属中书省,由中书郎充任,故亦称中书典校、典校郎,负责审理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并监察群臣过失,后来发展到控制大臣案件的刑讯及处理。时亦称此为校曹、校官,因其与曹魏校事性质相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