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翼
金赞皇(今属河北)人,徙居平定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字之美。明昌进士。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历任翰林侍讲学士兼修国史、知集贤院事、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与赵秉文皆有文名,时称“杨赵”。博通经传、天文、律历、医卜,著有《续资治通鉴》、《周礼辨》、《勾股机要》等。《中州集》存录其诗二十一首。
金赞皇(今属河北)人,徙居平定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字之美。明昌进士。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历任翰林侍讲学士兼修国史、知集贤院事、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与赵秉文皆有文名,时称“杨赵”。博通经传、天文、律历、医卜,著有《续资治通鉴》、《周礼辨》、《勾股机要》等。《中州集》存录其诗二十一首。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左传》成公十四年(前577):“卫侯飨苦成叔”;《国语·鲁语》:“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均指此。
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名彝宣,字星期(一作心其)。曾寄寓城外寒山寺,因自号寒山子。作有传奇《如是观》、《醉菩提》、《钓鱼船》、《金刚凤》等二十九种,另有杂剧《万国帆航》、《万笏朝天》等六种。并曾编订
又称催漕。清代催趱漕船运行的制度。为加快漕船行进速度,防止中途梗阻,清政府规定,运河沿岸文武官员皆有催趱漕船之责。漕船入境,道府董率州县官,营汛镇将领率汛弁兵役亲临催行,不准停泊,出境乃止,具结详报,
东汉前期开始流传的一种宗教。假托道家黄老学派的清虚自守思想,并与方士神仙之说结合而成,是道教太平道的前身。战国至西汉初年的黄老学派,原是一种哲学流派,汉初统治者利用作为“君人南面之术”。及至东汉初年,
西汉初年邓通所铸的铜质铸币。文帝时纵民铸钱,以蜀郡严道铜山赐给宠臣邓通,准其自铸钱,因其量多,故有“邓氏钱布天下”之称。通以此致富。参见“邓通”。
官名。吐蕃官,亦称曩论充,置一人,与大相、副相、都护、内大相、内副相、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共任国事。
即“弘化公主”。
1357—1424明浙江余杭人,字汝舟。洪武时为余杭训导,累迁国子助教,以荐升山东平度知州。永乐初,预修《太祖实录》,进礼部郎中,迁左春坊左庶子。成祖欲易储,同僚多得罪,遂积忧成疾而卒。仁宗即位,赠太
?—318十六国时人。初任成汉李雄平寇将军。晏平三年(308),率军屡攻汉中,后攻巴西,杀叛将文硕。玉衡四年(314),为征北将军、梁州刺史,广招流民于外以益国势。后因李雄之侄稚嫉其功,遂以巴西叛,为
在今江苏丹徒县东。北滨长江,形势险要,为江防重地。宋在此置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三年(1129)韩世忠驻此,以防金兵由海路进攻浙江。明嘉靖年间,防倭寇侵扰,设重兵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