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卫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今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市大部地区。卫通滇、蜀,地当要冲,为三省藩篱。明初驻有重兵。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置毕节县。1993年改为市。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今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市大部地区。卫通滇、蜀,地当要冲,为三省藩篱。明初驻有重兵。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置毕节县。1993年改为市。
?—684即李敬业。唐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北)人。李勣(徐世勣)长孙。袭爵英国公。嗣圣元年(684),坐事由眉州刺史贬柳州司马,与魏思温、骆宾王等失意官僚会于扬州。时值高宗去世,武后临朝,废中宗为庐
唐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性聪慧。学书于张旭、贺知章,不成,改攻丹青。事韦嗣立为小吏。居于蜀,审知蜀道风光,乃变山水画之体,咫尺千里,自成一家。年甫弱冠,已有画名。曾官瑕丘尉。玄宗召入内供奉,改
①又译斡罗斯、兀罗思、兀鲁思、阿罗思等,复数作斡鲁速惕,即俄罗斯人。十三世纪时,分为几个公国。元太祖十八年(1223),蒙古军初次败其军于伏尔加河,攻入其南部。拔都西征以后,臣服于金帐汗国。一部分人被
科举考试用语。亦作搜阅落卷。科举考试中防止弊端的一种措施。明代乡试中,主考可在同考官未推荐卷中再查阅一遍,果有异材,亦可收录。称为搜落卷。清代会试后,亦行此法。乾隆乙卯(1795)科会试榜发后,高宗疑
官名。满语,汉译佐领。牛录为清代八旗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额真即主管此单位的长官。其组织形式起源于女真氏族制度末期。早期女真人出兵或狩猎时,按氏族或村寨组织队伍,每十人选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
官署名。唐开元十三年(725)改丽正殿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简称集贤院,掌修书之事,置学士,以宰相及侍从官兼。宋初沿置,掌收藏、校勘典籍。与史馆、昭文馆合称三馆。设集贤殿大学士,由宰相兼;集贤院学士、集
大篆的对称。又称秦篆。由籀文发展而成,字体较籀文简化。相传为李斯所作。小篆形体匀圆齐整,存世有《琅邪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等。小篆
即“李白”。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团体。光绪二十八年二月(1902.4)章炳麟、蔡元培、蒋智由、黄宗仰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推举蔡为会长。以“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并集结爱国志士从事反满革命活动
宫院名。隋大业元年(605)建,位于东京西苑内。各院门皆临龙鳞渠。以四品夫人主之。院内有堂殿楼观,并植奇花异木,以飞桥渡龙鳞渠。院置一屯,内养羊、猪,池鱼,种植园蔬瓜果。院名为:一明彩,二含香,三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