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又称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跨越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嘉祐四年(1059)十二月竣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记》云:“酾水为四十七道(桥孔),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上原有扶栏、石狮、石亭、石塔等建筑,历经变迁,多已废毁。1932年在桥上添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公路桥面,自此原貌尽失。
见“斤”。
见“白叠子”。
春秋后期晋国都城新田城址。《左传·成公六年》:晋景公十五年(前585),“晋迁于新田”。即此。在今山西侯马市西北。1952年开始发掘,探明城址分早晚两组:早期有白店故城,晚期即新田,包括牛村、台神、平
又称荫监生、荫生。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明初沿袭前朝任子之制,定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可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后改为在京三品以上方可请荫。由此途入监者又称官生。另有出自皇帝特恩者,不限官品,称恩生。凡得荫
932—1010北宋曹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南)人,字叔明。出身农家。太平兴国中九经及第。历国子监丞、国子博士、诸王府侍讲、国子祭酒等。咸平二年(999),真宗始置翰林侍讲学士,擢为首任。深悉民事,居讲
书名。康继祖编。二册。辑录清廷预备立宪文件而成,凡分谕旨、奏章、立宪原起、万国宪法考、五使行程记、荣膺学位、谊重邦交、钦使回国、廷臣会议、改订官制等十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教育品物公司出版。
报纸名。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三日(1874.6.16)始刊。日报。由容闳集股万两创办于上海。以英人葛理(Grey)挂名总主笔。两个月后易名《汇报》,延管才叔为主笔。光绪元年六月十四日(1875.7.16)
即“史驎”。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旅贲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正三命。下设左旅贲率中士、左旅贲倅长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宋真宗赵恒谥号为“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宋人常以“章圣”称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