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二杰遗文
书名。清谭嗣同、唐才常撰。二卷。卷一载谭嗣同文,凡十八篇,多不见本集;卷二载唐才常文,凡二十七篇,多见《湘学报》及《觉颠冥斋内言》。末附二人传记。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书名。清谭嗣同、唐才常撰。二卷。卷一载谭嗣同文,凡十八篇,多不见本集;卷二载唐才常文,凡二十七篇,多见《湘学报》及《觉颠冥斋内言》。末附二人传记。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书名。清嘉庆十二年(1807)祁韵士就《西陲总统事略》重新考辑录要而成。凡四卷。有嘉庆刻本、道光十七年(1837)筠渌山房刻本、光绪四年(1878)与八年同文馆本,并辑入《粤雅堂丛书》、《小方壶斋舆地
沈(瀋)西汉置。治今陕西华县东北。以在沈水之北得名(《水经·渭水注》)。属左冯翊。东汉废。
书名。明文秉撰。十卷。定陵,为明神宗陵名。书记神宗万历一朝史事,以邸报钞略为据,以事分题。卷一分圣明天纵、江陵夺情等四题,至卷十丁巳大计止,共三十五题。记万历中矿监税使及兵变民变,资料甚为可贵。无刻本
见“康居”。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置,隶太常司,掌祭祀用牲之事,次年革。设官不详。洪熙元年(1425)改置牺牲所。
①地区名。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所置河东郡即在这一地区。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唐河东道,宋、金河东路(金分置南、北两路)皆在这一地区。《日知录》:“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
书名。著者佚名。稿本。按月日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三月太平军围攻江苏金坛,及清军伙同豪绅负隅顽抗情况。收入《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
西西晋人。司空刘琨长史。建兴四年(316),以并州降石勒,琨因此进退失据。②西晋上党铜鞮(今山西沁县南)人,字世彦。李熹孙。少有清节。永嘉末,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③(?—324)晋人。道士李脱弟
又称《德租胶澳专条》。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胶州湾的条约。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1898.3.6)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翁同龢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EdmundHeyking, 1850—1915
1774—1841清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字荫三,号梅麓。嘉庆进士。授金匮知县,后为苏州知府。自幼苦学,对天文、机械、水利、交通等都有较深造诣。曾制浑天仪、中星仪,用以研究星象及其运行。所制龙尾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