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县
西汉置。治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元康三年(前63)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即此。东汉建安初移治今艾城,为建昌都尉治。汉、晋属豫章郡。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废入建昌县。
西汉置。治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元康三年(前63)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即此。东汉建安初移治今艾城,为建昌都尉治。汉、晋属豫章郡。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废入建昌县。
唐颁行于地方州县之律令文书。参见“留司格”。
又称西省。南朝宋太子幼年之居所。在禁中,与东宫有别。
西汉置。以在辰水之阳(北)得名。属武陵郡。治今湖南辰溪县西南。梁、陈间移治今辰溪县。隋改名辰溪县。五代楚又分辰溪县置。寻废。汉晋南朝,县境内辰水两岸有槃瓠种五溪蛮。
一作察罕章、察旱章。蒙古语,茶罕意为白,章可能是“爨”的对音。元宪宗四年(1254)立茶罕章管民官,治今云南丽江县。至元八年(1271)立宣慰司,十三年改立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二十二年立宣抚司。
战国时赵国人。鲁姓,与越王勾践同名。博徒。时卫人荆轲游于邯郸(今属河北),曾与之博,为争棋路,他怒而叱之,荆轲默而逃去。见《史记·刺客列传》。
元地方建置。至元四年(1267),封皇子忽哥赤为云南王,往镇其地;八年,被三十七部都元帅宝合丁毒杀。乱平后,十年,诏立行省。次年,以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置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治中庆(今云南昆明),
见“地税”。
北宋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字望之。以荫入官。熙宁间,权户部判官,主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市易务,积极推行市易法,士大夫以为不便,出知常州。王安石复相,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
是钱塘江和姚江之间西起西兴镇、东至通明坝的几段内河的总称。全长约二百五十里。各段完成时期先后不一。绍兴至曹娥江段见于《越绝书》,完成最早;西兴至绍兴段又称西兴运河,为晋会稽内史贺循疏浚。曹娥江以东,运
官署名。明初六部均置为属部之一。隶吏部、兵部者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洪武十三年(1380)改主事一人。隶户部者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隶礼部者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三人。隶刑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