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清太宗

清太宗

1592—1643

即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代皇帝。1626—1643年在位。太祖第八子。初为正白旗旗主贝勒,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合称“四大贝勒”,以年齿序称“四贝勒”。曾襄理国政,屡统兵征战,颇有战功。天命十一年(1626),太祖卒后,被诸贝勒推为后金汗,年号天聪。即位后,削弱三大贝勒权力,控制正黄、镶黄、正蓝三旗。设六部、内三院、都察院,以完善中央统治机构。开文馆,译汉文书籍,考试生员、举人,尽力笼络汉、蒙官员。为解除后顾之忧,断绝明朝与朝鲜盟好,曾两次进攻朝鲜,逼朝鲜国王纳贡。又出征察哈尔蒙古,统一漠南,以扫除明朝北边屏障。屡次对明朝用兵,在辽西地区不断取胜,并四次遣兵入塞,攻城掠地。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后又创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统一女真各部,为入关灭明作好准备。崇德八年(1643)暴卒,葬盛京(今沈阳)昭陵,庙号太宗,谥文皇帝。

清太宗

猜你喜欢

  • 甘肃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甘肃巡抚饶应祺在兰州开办。由省标营内挑选文理通顺、体力合格者入学学习,为正额生,限八十名。另招收官员子弟为附课生。所学课程及修业年限不详。三十二年停办,改设甘肃陆军小

  • 骑射

    科举考试内容之一。亦称马射。唐制,武举考试时,夯土为矮墙,其高与垛同,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用七斗以上弓,驰马射之。发而并中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总不中为次。后代武科均有骑射,内容及评判标准各有不同

  • 提学

    官名。(1)宋代以后管理府、州、县等地方学校及教育行政之官员。崇宁二年(1103)于各路设提举学事司,内设提举学事官一员,简称提学。掌一路州县学政,每年考察所辖地区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宣和三年(112

  • 废员

    古代对因罪、因过被革职官员之称号。

  • 籴本

    宋代指籴买粮草的成本。北宋前期和中期,多用铜钱、铁钱、交子、紬绢、茶、盐、香药、象牙、犀角、银等充籴本,后因财政拮据,又将度牒、官告、会子、关子之类充籴本。官府向民间抑配征购粮草,少支或不支籴本,使和

  • 胥附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置胥附中大夫,正五命;小胥附下大夫,正四命;胥附上士,正三命,复以大都督领胥附禁兵,则胥附诸官,皆禁兵之官。北周因之。

  • 宗室黄册

    清代宗室户籍册。清制,宗室出生子女,报宗人府登载于上,写明出生年、月、日,嫡庶次第,名姓,生母姓氏,亲王以下至辅国公由长史等官呈单报送,镇国将军以下至闲散宗室由族长呈单报送;如将抚养异姓捏报己子,或迟

  • 傅尧俞

    1024—1091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后徙孟州济源(今属河南)。字钦之。未冠登进士第,英宗朝累官同知谏院,因谏勿尊濮王为皇考,罢知和州。神宗立,徙庐州,改陕西转运使。熙宁中至京,对王安石言新

  • 隐民

    春秋时投靠贵族的贫民。《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述鲁国季氏云:“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杜预注:“隐,约,穷困。”

  • 司平太常伯

    官名。即工部尚书,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