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蒙古纲”。
1163—1258又译乌叶儿。蒙古珊竹氏。元太祖五年(1210),与哲别克金东京(今辽宁辽阳)。十年,从木华黎下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任北京总管都元帅。连年从攻山东、陕西、河西,屡立战功。太宗元年(
1874—1961福建厦门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去新加坡随父习商,长期经营米业、罐头、房产业。三十二年转向经营橡胶,遂成巨富。宣统二年(1910)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被新加坡闽侨推举为
1771—1840清满洲正白旗人,索绰络氏,幼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别号粤溪生,晚号脀叟。尚书德保子。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六年(1801)迁内务府大臣。次年值南书房,授翰林院掌院学士。屡奉使
又称六谷番众。吐蕃部落概称。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城外六条山谷间。部落自立首领,分左右厢,据地而治。接受宋朝封赐,抵御党项,北宋天圣六年(1028),党项首领德明取凉州,破诸部。余众归于唃厮啰。
官名。东汉将作大匠所属有前、后、中甄官令、丞。晋少府属官有甄官署令,掌供砖瓦石器陶瓷等事。南朝宋、齐有东、西陶官,瓦署督令各一人。梁、陈仍置甄官令、丞。北齐太府寺有甄官署,署有令,位从九品上,有丞。又
元饶州路(治今江西波阳)人,字协贞。徙居常熟(今属江苏)。至正间,任江浙省掾,与曲家贾仲明交。官至尚书。工曲,有杂剧《斑竹记》、《仁宗认母》、《桃源洞》三种,均佚;南戏《父子梦栾城驿》一种,亦佚。有曲
1231—1316元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字若思。曾从刘秉忠学。中统三年(1262)以张文谦荐,任提举诸路河渠,次年升副河渠使。至元元年(1264)从张文谦行省西夏,治复唐来、汉延等大渠。二年,为都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周儋翩率王子朝将作乱,郑于是乎伐冯等六邑,即此。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帝乙、帝辛时期,曾被商王征伐,其地有学者认为在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