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
清雍正九年(1731)分江都县西部置。因西北有甘泉山得名。与江都县同城(今江苏扬州市),并为扬州府治。1912年并入江都县。
清雍正九年(1731)分江都县西部置。因西北有甘泉山得名。与江都县同城(今江苏扬州市),并为扬州府治。1912年并入江都县。
即“恒山”。
1555—1636明扬州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字毓仁,号若虚。擅长医术,尤精于外科。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撰成《外科正宗》,列证详而论治精,为后人所宗。
见“改埠归纲”。
?—205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字显思。袁绍长子。早年随父征战,为青州刺史。绍死,逢纪等矫称遗命立少子袁尚为嗣。乃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与尚相争。兵败,投奔曹操,与曹氏结为婚姻。得操军支
春秋时卫国国君。(1)(?—前735)公元前757—前735年在位。名杨。卫武公之子。继武公即位,娶齐庄公之女庄姜,美而无子。又娶陈女戴妫,生子完,立为太子。宠妾生子州吁,宠而好武。石碏谏而不听。他死
土司名。元置。属湖广行省。唐大中末为南诏占领,咸通初为安南都护李鄠收复。乾符初,杨端始有其地,自此世代相传。元至元十二年(1275)故播州安抚司杨邦宪降,许其世代封爵。二十八年改隶四川行省,以邦宪之子
书名。近人康有为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版,题名《南海康先生著欧洲十一国游记第一编》。初版本虽名曰十一国,但其内容却只有光绪三十年游访意大利和法国之事。书中除记叙各处风光、城建、工艺和名胜古迹
官名。(1)明代京营三大营之领兵官。嘉靖二十九年(1550)设。有随征千总四人,随营千总二十人。位在中军以下,把总之上。(2)清代绿营兵之下级军官,即基层组织“汛”之领兵官。位在守备之下,正六品。掌巡
官名。西晋时,汲桑曾署石勒为之。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中,二十三
即“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