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书后集
书名。明末清初张岱撰。为续《石匮书》之作。六十三卷,附录一卷。以纪传体记明崇祯朝及南明史事。张岱所撰《石匮书》止于天启。清康熙初,受谷应泰之聘参与编修《明史纪事本末》,广收崇祯间邸报等资料,遂撰成此书,体例与《明史纪事本末》不同,为研究明末历史要籍。初无刊本,现有中华书局1959年铅印本行世。
书名。明末清初张岱撰。为续《石匮书》之作。六十三卷,附录一卷。以纪传体记明崇祯朝及南明史事。张岱所撰《石匮书》止于天启。清康熙初,受谷应泰之聘参与编修《明史纪事本末》,广收崇祯间邸报等资料,遂撰成此书,体例与《明史纪事本末》不同,为研究明末历史要籍。初无刊本,现有中华书局1959年铅印本行世。
书名。《吕氏春秋》别称。以书中有《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及《恃君》八览,故称。《史记·太史公自序》:“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1825—1854清广西桂平(一作平南)人。瑶族。初参加太平军。咸丰元年(1851)在象州新寨时任御林侍卫。二年十一月克汉阳后,升伸后副侍卫。十二月克武昌,升土官副将军。次年升指挥。太平军克南京时率众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前凉张大豫攻吕光,进逼姑臧,“有众三万,保据杨坞”,即此。
唐都督府之一。武德元年(618)于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置总管府,三年罢,四年复,七年改为大都督府。贞观八年(634)督并、汾、箕(先天元年〔712〕改为仪州)、岚四州。长寿元年(692)改为
唐仪凤二年(677)置,以在濛江之北因名(《元和志》)。治今四川彭州市东南蒙阳镇。属彭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彭县。《资治通鉴》:唐龙纪元年(889),王建大破山行章于新繁,行章屯濛阳,与建相持
任官制度。明代凡未满考之官升任官职,由廷臣公推,再经皇帝决定任命。因所升任官职不同,又分部推、会推等。清代官吏论俸序升迁亦称推升。凡推升官员,掣签得缺后,具题开缺,由该管官出具考语,办清经办事务,赴部
武举考试方式之一。唐宋时由兵部主持于京城举行的对武解试合格者的考试。考试内容为策问与弓马。北宋天圣七年(1029)规定,武举与制科同试策于秘阁,故武省试的策问考试又称为“秘阁试”。熙宁八年(1075)
1496—1574明余姚(今属浙江)人,初名宽,以字行,后改字洪甫,号绪山。王守仁门生。嘉靖进士。官刑部郎中,因坐论郭勋死罪,被斥为民。在野三十年,无日不讲学,游学遍及江西、浙江、南直隶、湖广等地。其
宋代监市舶务的简称。
见“作头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