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礼部司

礼部司

官署名。隋、唐、五代尚书省礼部四司之头司。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及丧葬、赙赠之事。隋初设侍郎一人领司事,开皇六年(586)另设员外郎一人司籍帐。大业三年(607),升侍郎为尚书之佐,改其司为仪曹,长官为仪曹郎,废员外郎而置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复旧。以郎中、员外郎为司之正、副长官。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礼司,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名春官司,神龙元年(705)复旧。

猜你喜欢

  • 王自用

    ?—1633明陕西宜川人,一说绥德人,别号紫金梁。崇祯四年(1631)随王嘉胤起义军入晋,任左丞。王嘉胤死后,联合各路起义军组成三十六营,为盟主,拥众二十余万。次年与张献忠克辽州。六年战死于济源(今属

  • 亲御郎

    官名。十六国时前赵所置。赵主刘曜召公卿以下子弟有勇干者,为亲御郎,被甲乘铠马,动止自随,以充折冲之任。

  • 太子伋

    即“急子”。

  • 须城县

    五代唐避其先李国昌名讳,以须昌县改名。治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北宋咸平三年(1000)移治今东平县。五代为郓州治,北宋、金为东平府治,元为东平路治,至正二十七年(1367)降为东平州治,明洪武七年(137

  • 大盐泺

    ①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南盐池。《金史·内族襄传》:明昌六年(1195)胡里乣叛,襄“遣人招之,即降,遂屯临潢。顷之,出师大盐泺”,即此。②即“广济湖”。

  • 武陵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沅县置。治今湖南常德市。隋以后历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南宋建炎四年(1130),县人钟相起义于此。1913年改名常德县。

  • 纳失失

    波斯语,一种织金锦缎的名称,为中亚、波斯著名纺织品。蒙古西征,掳工匠东来,置局织造。蒙元时期的*只孙宴服多用这种锦缎制作,故又称纳失失衣。

  • 内翰林弘文院

    见“内三院(1)”。

  • 裴頲

    唐时渤海人。历官文籍院少监,硕学通才。中和二年(882,日本元庆六年)冬,率一百零五人出使日本,在加贺登陆,日皇颇优礼之,为壮观瞻,命沿途修葺食舍、道路、桥梁,掩埋尸骸。次年,入日京,献国书及信物,日

  • 通积抽分竹木局

    官署名。明代设置于北京的商业税务机构,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科收竹木柴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