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复国要编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462—521或458—522南朝梁平原(今属山东)人,字孝标,本名法武。八岁被略为奴,贫难自立,随母出家,后还俗。天监初任典校秘书,旋被免职,后任荆州户曹参军。曾讲学东阳紫岩山。他在所著《辩命论》中
春秋虞邑,后入晋。在今山西平陆县北。《左传》僖公二年(前658),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即此。
官名。春秋晋置,掌刑罚书记。《国语·晋语七》:“无乃不堪君训,而陷于大戮,以烦刑史。”顾炎武《经义述闻》卷二十一:“刑史,谓刑官之史,掌刑书以赞治者。”
即“朱见澍”。
西晋、十六国时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道儒。为晋幽州刺史刘琨内侄,与卢谌俱为琨从事中郎。琨被害,入辽西鲜卑段末波营任司马。后与卢谌共同上表于晋帝,理刘琨经营并州与抗敌之功,辞甚恳切。石虎破辽
远古时代的一种居住形式。在树上利用树干、树枝扎成棚,上遮树叶、杂草,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殿,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1613—1687明末清初湖广天门(今属湖北)人,字君信,号东河、固斋、隐矶渔人,自称石庄老人。明崇祯举人。入清隐居不仕。康熙五年(1666),檄征入都,旋即告归。为学博稽经史,旁罗百家,折衷于周、张
即赵宋王朝。天水为赵氏郡望。后世因以天水氏一朝、天水氏朝或天水朝称宋朝。
见“内三院学士”。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置,为十二卫将军之一,置二人,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初沿置,武德五年(622)改为左领军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