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翰林医官使

翰林医官使

①使职名。亦称医官使。唐末置,为以医药待诏者。②官名。五代改太医署令置,职如故。宋初属东班诸司使,主管翰林医官院,并用为医官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名,改翰林良医。

猜你喜欢

  • 抚按

    明代巡抚、巡按之合称。

  • 养蒙集

    书名。元张伯淳撰。十卷。凡文六卷,诗三卷,词一卷。至正六年(1346)刊于家塾。明宣德年间,其曾孙铨及玄孙淑又修补刊行,刊本罕见。诸家书目所著录者,均为抄本,或题《养蒙先生文集》。

  • 王阜

    一作王追。汉蜀郡成都人,字世公。少好经学。初仕重泉(今陕西蒲城)令。章帝时为益州(治今云南晋宁东)太守。始兴学校,有政绩。著有《鸾鸟集》,久佚。

  • 太府丞

    官名。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为太府卿副贰,员一人,四班。陈沿置,八品,秩六百石。北魏亦置,位在太府少卿下,七品。北齐置为太府寺属官,七品。隋初定员六人,正七品,大业五年(609)升为从五品。唐初

  • 荆襄十三家军

    清初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抗清队伍。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后,其余部由郝摇旗、刘体纯、李锦、高一功等率领分别移驻湖南,联合明将何腾蛟、堵胤锡,坚持抗清。何腾蛟将他们稍加改编,让其分别屯驻于湖广

  • 兴文署

    官署名。元代集贤院下属机构。掌提调国子生饮膳与有关文牍簿书之事。秩从六品。设令一员,以翰林修撰兼。丞一人,以翰林应奉兼。

  • 幢主

    官名。南北朝置,为幢的主将,即旗主、旗头之意。所领人数近于队主,主要用于仪卫,有时亦参加作战。多以他职兼领。北齐时与军主、别将、统军、都将合列为“备身五职”,备宿卫;将作寺亦置,负责营造。北齐为从九品

  • 卢亭

    亦称马人、卢余。明代少数民族。分布于广东沿海,采藤捕蛎为业。或谓其为南北朝时卢循部众之后裔。

  • 咸驩县

    西汉置。治今越南义静省演州县西。属九真郡。三国吴末属九德郡。隋属日南郡。唐武德五年(622)于县置驩州(后改名演州)。天宝二年(743)改为怀驩县。《水经·温水注》:“咸驩已南,麞麂满冈,鸣咆命畴,警

  • 保国寺大殿

    在今浙江宁波市西保国寺内。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为寺内现存最早的主要建筑。面阔三间,计11.91米,进深三间,计13.35米,呈纵长方形,大殿柱和阑额(内额)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栱造,内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