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萧子显

萧子显

489—537

南朝齐高帝孙。字景阳。齐时封宁都县侯,梁天监初降为子。好学工文,尝著《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而称之。采掇众家《后汉书》,考正同异,成为一家之书一百卷。今佚。又据齐所修国史,撰成《齐书》六十卷,即今《南齐书》。并著《普通北伐记》五卷,记当代史事。亦佚。中大通三年(531),以本官领国子博士,迁国子祭酒,累迁吏部尚书,加侍中。负才气,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挥而已。出为吴兴太守,旋卒。

猜你喜欢

  • 石柳邓

    1737—1797清贵州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塘人。苗族。乾隆六十年(1795)在大塘汛发动起义,与湖南永绥(今花垣)石三保、乾州(今吉首)吴八月,领导黔东北和湘西一带苗族农民战斗两年之久,屡败

  • 仁寿宫

    见“九成宫”。

  • 德华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天主教传教士在山东青岛开办。学生以曾经读书识字者为合格,并分内班、外班两种,分别教授。其中内班住堂,在校食宿,学制三年;外班每日走读,学习至少一年。主要课程为德文、

  • 脱思马

    即“朵思麻”。

  • 艾塘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垣崇祖为朐山戍主,北魏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虏”,即此。

  • 巡绰

    防止科场作弊的措施之一。明清乡、会试时,皆设有巡绰官和巡绰官军。考生入场后,巡绰官须禁约考生勿喧哄,勿私相谈话。巡绰官军止许于号房外巡察,不得与考生交结。

  • 调授

    清代官缺补授方法之一。凡京官司员、外官道府以下定为调缺官员,皆准各衙门保送,或本部门调补。由各该主管官员引见补授。如户部三库、工部二库郎中、员外郎等皆属。

  • 灰板

    清代一种私铸薄恶铜钱。多杂质,色灰暗。

  • 赤金卫

    见“赤斤卫”。

  • 九斿

    旌旗名。因垂扎九条飘带,故名。典籍记为周天子或上公所用。《荀子·礼论》:“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建常九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