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帐局
官署名。辽代管理贵族世官罪犯家属籍没为皇室服役的机构。世宗时一度废免,后复设。有笔砚局、牌印局、裀褥局、灯烛局、床幔局、殿幄局、车舆局、御盏局、本班局等。诸局各设郎君,统属于著帐郎君院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官署名。辽代管理贵族世官罪犯家属籍没为皇室服役的机构。世宗时一度废免,后复设。有笔砚局、牌印局、裀褥局、灯烛局、床幔局、殿幄局、车舆局、御盏局、本班局等。诸局各设郎君,统属于著帐郎君院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在今河北遵化市。明崇祯三年(1630)正月壬寅,兵部侍郎刘之纶屯兵于此,后金军三万骑围攻之,刘部因炮炸,军营自乱,全军尽殁,即此。
官名。东汉定制,大将军及将军等属下置刺奸,主罪法。三国魏一至三品将相公府皆置,因所属不同而有刺奸掾、刺奸主簿、刺奸都督等称。均可省称为刺奸,品级不一。吴亦置。晋制,诸公及将军开府者,置刺奸都督 一人以
1883—1948四川隆昌人,初名位堂,字明玉,后易名树中,字理君。泸州川南经纬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年(1904)赴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同盟会,后任四川分会会长,并经理《民报》。宣统二年(1910)与汪
明代漕运方式之一。亦称转搬法。始行于永乐十三年(1415)。其时会通河及江淮河道均已修通,故漕粮停止海运,改为河运。其法,先由民运漕粮至淮安、徐州、临清或德州等仓,再由卫所官军分段运至北京、通州(今北
隋仁寿元年(601)以广宗县改名。治今河北威县东。属清河郡。唐武德四年(621)于县置宗州,九年州废,改属贝州。天祐三年(906)改为广宗县。属魏州。五代唐复为宗城县。宋属大名府。崇宁四年(1105)
1734—1784清江苏高邮人,字成裕,号孝臣。乾隆进士。初学诗文、经史,中年后专治天文历算之学,与钱塘齐名。著有《杜氏长历补》、《浑天图说》、《考工车制考》、《左传通释》、《群经识小录》等书。
官名。北宋初置,属西班诸司使,通常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1112)改武经大夫。
即“芦关”。
道教经典目录汇编。南朝齐孟法师编。为集所出诸道经,先将其他道书编补入《太玄经》、《太平经》、《太清经》和《正一经》中,名为“四辅”,复加上陆修静整编之“三洞”,合为七部。
历(曆)古历法名。原为印度历法,唐代传入中国,开元六年(718)由瞿昙悉达译成中文。原文今见《开元占经》一百零四卷。九执是指日、月、五星,再加罗睺、计都二暗曜。《九执历》岁实365.2469日,朔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