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石
即“衡羸”。
即“衡羸”。
皇帝听朝时专用的座位。《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颜师古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官、法驾也。”
①官署名。隋始置。有盐州牧监,隶陇右牧总监。唐沿置,又称监牧,隶太仆寺。分隋典牧署、牛羊署职能而设,依养马数目,以五千、三千、一千为率,分上、中、下三等。设监、副监以掌群牧孳课。明初亦置,又称群牧监,
?—1381明庐州无为(今属安徽)人,字彦祥。元至正十五年(1355)从俞通海归附朱元璋,数从征有功。洪武元年(1368)转漕河南,授京畿都漕运使,分治淮安。疏通河道,筑堤数百里,对南迁官民多方存恤,
官署名。即右武卫。唐光宅元年(684)改,神龙元年(705)复名右武卫。
巖)(约1751—1830清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字峻寿,号耐庵,笔名花溪逸士。贡生。以著《岭南逸史》而闻名。此书描写明末黄琼自广东程乡赴从化访亲,途经广东瑶区所发生之离奇故事。文笔流利,极富浪漫色
书名。又名《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原三十卷,唐李善作注后分为六十卷。以“事归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自先秦至梁一百三十余家之诗文辞赋共七百余篇,分为赋、诗、表、启、赞、论、碑
西汉东郡茌平(今山东茌平西南)人。武帝时,以刀笔吏稍迁至御史。为张汤所称。执法不避贵戚势家,迁关都尉。后擢为中尉。豪吏不肯为用,善吏不能为治,故政事多废,以此抵罪。复为淮阳都尉,诛灭甚多。后病死。
即“中日甲午战争”。
?—1898清湖南湘潭人,字青崖。咸丰六年(1856)由武童投效湘军,随曾国荃镇压太平军,攻陷南京后,以总兵记名简放。同治四年(1865)随曾国藩镇压捻军。光绪十二年(1886)底授江南提督兼统留防太
①隋大业二年(606)以蔚汾县改名。治今山西兴县西北。属楼烦郡。唐武德七年(624)改为临津县。②唐武德三年以太和县改名。治今山西临县西。属石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升为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