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德松赞
或作墀德松赞、弃猎松赞。唐时吐蕃第七代赞普。公元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第三子。再次发布兴佛教文诰,建造噶琼多杰英寺,请天竺、泥婆罗高僧译经,为僧人立“纪功碑”,扩大僧侣势力。
或作墀德松赞、弃猎松赞。唐时吐蕃第七代赞普。公元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第三子。再次发布兴佛教文诰,建造噶琼多杰英寺,请天竺、泥婆罗高僧译经,为僧人立“纪功碑”,扩大僧侣势力。
唐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巂州西泸县令。至德元载(756,一说二载,或说天宝末),南诏陷巂州,被俘归南诏。南诏王阁罗凤重其通儒学,信遇之,赐名蛮利,使王室子弟师事之,甚有威望,每授学,
西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字阳仲。初为愍怀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引为心腹,与刘舆、裴邈合称“越府三才”。历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及越专朝政,疑朝臣贰于己,因劝越悉诛尚书何绥等。永嘉四年(310),为河
又称合州之战。宋蒙战争重要战役之一。阳平关之战后,四川大部州县残破,无法抵挡蒙古军进攻。淳祐三年(1242),余玠至蜀后采纳冉琎、冉璞建议,于钓鱼山筑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北),徙合州州治于此,其他地区
①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南朝齐萧子良《请停台使检课表》:“值今夕酒谐肉饫,即许附申赦格;明日礼轻贷薄,便复不入恩科。”②科举考试用语。宋制,举人年高而屡经省试或殿试落第者,遇殿试时,许由礼部贡院另立名册
清代八旗满洲所辖之佐领。由顺治、康熙年间归附不返之俄罗斯人编立,隶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康熙二十二年(1683)初置时为半个佐领,二十四年后续有俄罗斯人投诚不返,始编为整佐领。其佐领员缺,原由俄罗斯人伍
官署名。魏、晋、南朝为尚书省诸曹之一,设郎(郎中)为长官。西晋一度设尚书主之。掌车舆畜牧之政。当时战争频繁,故马政尤重。或说魏隶左民尚书,西晋初有驾部尚书,当隶之。南朝隶左民尚书,兼辖车府署。北魏前期
即“子玉”。
明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子远。承父林良之艺,擅水墨翎毛。弘治七年(1494)选天下画士,名列第一,授直武英殿锦衣卫镇抚。十七年致仕,归隐龙子窝,修道以终。绘有《芦雁图》等。
官名。宋编修敕令所有删定官,就职事官内差兼。
公子之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