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国名。猗姓。寒浞封其子浇于此,后为夏少康所灭。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前569):寒浞“处浇于过”,“少康灭浇于过”。《左传》杜预注:“东莱掖县北有过乡。”《括地志》:“故过乡亭在莱州掖县西北二十里,本过国地(也)。”(《史记·夏本纪》张守节正义引)②周惠王、襄王时内史。惠王十五年(前662),被派到虢国祭神。襄王二年(前650)与召武公同被派至晋国,赐晋惠公宠礼。

猜你喜欢

  • 行太仆寺

    官署名。明洪武三十年(1397),分置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有卿、少卿、寺丞等官,品秩同太仆寺。掌各边卫所营堡马政,由兵部总管。按时督察有关马匹印烙、俵散、课掌、孳牧等事,每年春秋二季检查马

  • 清音子弟书

    即“子弟书”。

  • 补花

    抽纱工艺中较普及的一种。是用各色布料,根据设计的纹样裁剪成各式花片,然后拼组粘贴在底布上,组成所需图案,再沿花样边缘绣缝而成。补花工艺最早起于唐代,当时称为堆绫,以今北京地区为主。北京补花是在继承传统

  • 左民曹

    官署名。(1)尚书省诸曹之一。三国魏改民曹置,设尚书为长官。掌修缮功作、盐池园苑等土木工程。西晋初改为驾部,旋复故。东晋、南朝沿置。属尚书省。梁、陈、北魏兼掌户籍。宋、齐领左民、驾部二曹,梁、陈增起部

  • 耶律良

    ?—1070良一作白。辽乾州(今辽宁北宁西)人,字习捻,小字苏。先世为著帐郎君。兴宗时,补寝殿小底。好学。为燕赵国王洪基(道宗)近侍,道宗即位,迁知制诰兼知部署司事。奏请编道宗诗文为《清宁集》。为敦睦

  • 中正台

    官署名。渤海国置,职掌比御史台,以大中正为长官,员一人,职比御史大夫。

  • 狐咺

    又作狐爰、狐援,或误为孤狐咺。战国时齐国人。身为贫民,因直言议论齐湣王而被斩于檀衢。引起百姓对湣王不满。事见《战国策·齐策六》。

  • 健步

    见“恤①”。

  • 押蕃使

    使职名。唐开元二十年(732)以朔方节度使增领押诸蕃部落使。直至五代后唐天成元年(926)雄武军节度使官衔内,仍兼押蕃落使。后晋开运二年(945)皇弟石重睿遥领雄武军节度、秦阶成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

  • 御龙氏

    相传夏孔甲时,陶唐氏之后裔刘累向豢龙氏学畜龙之术,服事孔甲,赐氏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