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正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代始设于各州,掌理道人词讼。凡遇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道正。洪武十五年(1382)亦置于各州,掌钤束一州之道人。长官仍为道正。清沿明制未改。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代始设于各州,掌理道人词讼。凡遇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长官为道正。洪武十五年(1382)亦置于各州,掌钤束一州之道人。长官仍为道正。清沿明制未改。
见“离耳”。
1367—1431明山东东阿人,字致中。洪武中以国子监生授江都知县。后降燕王,永乐初升扬州知府。历官江西右参政、刑部右侍郎。仁宗初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居官清廉,有“穷张”之称。
《管子》篇名。一说为战国初管仲后学记述管仲思想而成;一说为战国稷下学者所作;一说为汉初医家作品。认为水为“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甚至认为水清决定“人心正”,“行无邪”,
道教胜地。位于今江西贵溪市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道教称为“第三十二福地”。西晋永嘉年间,天师道创始人张陵(一作张道陵)曾孙张盛自汉中移居于此地后,历代“张天师”皆在此传教,遂为道教重地。山上有
①即“汤”。②即“终南山②”。
明代军户之一。指未出正军的军户。明初规定,正军死亡或老疾,家无余丁、次丁,由其户丁补。永乐时定制,与正军户更代,单丁者免。
①西汉高帝封张苍为北平侯国,后改为县。属中山国。治今河北满城县北漕河上。刘玄更始三年(25),尤来、大枪、五幡农民起义军与刘秀战于此。北魏孝昌中,移治今顺平县东北,为北平郡治。北齐改属中山郡。隋属博陵
1599—1659明末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古。嗜书成癖。应试不第,乃回乡以收集、刊刻古书为业。用重价购得书约八万四千余册,藏于汲古阁,并延名士校勘。刻印有《十三经
孔子后的儒家分派之一。代表人物漆雕启,字子开,后人避汉景帝刘启讳,改称漆雕开,是孔子弟子。《韩非子·显学》称“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颇有任侠之风。又,王充《论衡》
又称《广西越南界约》。法国与清政府订立的关于中国广西与越南界约。光绪二十年五月十六日(1894.6.19),由清方官员蔡希邠与法国代表格依厘等签于龙州(今属广西)。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