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肃乐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明崇祯进士。初授太仓知州,进刑部员外郎,以忧归。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于宁波起兵抗清,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鲁监国元年(顺治三年,1646)清军渡钱塘江,他入闽求救。隆武朝灭,削发为僧。次年,复佐鲁监国经营福建,连下三十余城、晋东阁大学士。旋因郑彩擅权,忧愤而死。著作有《正气堂集》、《越中集》、《南征集》等。
钱肃乐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明崇祯进士。初授太仓知州,进刑部员外郎,以忧归。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于宁波起兵抗清,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鲁监国元年(顺治三年,1646)清军渡钱塘江,他入闽求救。隆武朝灭,削发为僧。次年,复佐鲁监国经营福建,连下三十余城、晋东阁大学士。旋因郑彩擅权,忧愤而死。著作有《正气堂集》、《越中集》、《南征集》等。
钱肃乐
有封爵者被削减爵位。汉代诸侯王、列侯往往因罪削爵。《汉书·王子侯表》祚阳侯仁:“初元五年,坐擅兴徭赋,削爵一级,为关内侯。”明代诸王、郡王、公、侯、伯亦往往因罪削爵或“夺爵”。参见“夺爵”。
即“树枝水”。
道教经书。为《道藏》四辅经书之一。以补充《洞神三皇经》。讲述金丹服食之道,谓服御者将远升太清之境。据葛洪《抱朴子》、《神仙传》云:左慈出《黄帝九鼎神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王长、赵升得《九
?—606隋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字处道。有大志,多权略,喜读书,善属文。仕北周,累官司城大夫,进位柱国。入隋受命平陈,为行军元帅,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率军平江南李稜、高智慧等反隋势力,以功拜
官阶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宣武大夫设,为武职从四品之封赠。
?—411东晋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于先,小名元龙。孙恩妹夫。出身士族。从恩起兵,恩卒,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上,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今浙江临海东南)入东阳(治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东燕县置。治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属渭州。大业初属东郡。唐、宋属滑州。金属开封府。泰和八年(1208)移治华里店,即今延津县北胙城。属卫州。贞祐中移治宜村,为卫州治。元泰定初还治华
书名。光绪朝官修。四卷。辑录清初至光绪有关宫内太后、皇后以至太监诸人、各事等条例、事例而成。分训谕、名号、玉牒、礼仪、宴仪、册宝、典故、服色、宫规、宫分、车舆、铺宫、遇喜、安设、进春、谢恩、钱粮、岁修
书名。南宋朱熹撰。五十九卷,序例一卷。熹与其门人赵师渊等,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本儒家纲常名教,简化内容,编为纲目。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
①宛一作菀或苑。西汉置。治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镇。属千乘郡。东汉属乐安国,西晋为乐安国治。南朝宋废。②隋大业三年(607)以会城县改名。治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苑镇。属齐郡。唐属淄州,北宋景德三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