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房录
即“历代三宝记”。
即“历代三宝记”。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升北胜州置,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州。参见“北胜州”。
亦称洛戎。古族名。戎的一支。因居于伊水、洛水地区得名。春秋初,部落渐强。周襄王三年(前649),王子带谋叛时,曾与扬拒、泉皋之戎侵周,入王城,焚东门,秦、晋出兵救周,始退。后二年,再次侵周,齐桓公会集
因战乱、灾荒或不堪赋役而流亡的民户。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均有,而程度不同。秦末,由于战乱造成大量民户流亡,西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流民归乡,户口繁息。武帝以后,民户流亡现象重趋严重。元封四年(前107),
?—909唐末五代初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人。家世业农。乾符末,为讨捕将,曾镇压当地起义军。中和五年(885),乘隙入据抚州(今江西临川),为刺史。在任延揽宾客,招怀流散,兴修署郭,不数年抚州城完
在今河北玉田县西北一带燕山。《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四年(338),后赵石虎攻段辽,“渔阳、上谷、代郡守相皆降,取四十余城,北平相阳裕帅其民数千家登燕山以自固”,即此。
地方政权机构名。元代始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又称蛮夷长官司。秩如下州,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等,多以土人为之。明沿元旧称,只作为土官世袭的地方政权。湖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设有,多隶于府。设
在今新疆和田县西。《新唐书·地理志》:于阗“西二百里有固城镇”。固原州 明弘治十五年(1502)置。治今固原县。属平凉府。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海原等县地。总督陕西三边驻此。清同治十二年(1873)升为
官名。清圆明园护军营置,额设二人,正三品,掌章奏文移事。由总统大臣于现任总管内拣选引见充补。
?—374十六国时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前秦建元十年(374)五月,与杨光起兵反秦,向东晋称臣请援。称蜀王,巴僚酋帅举兵相应,进围成都,建元黑龙。旋与巴僚帅张重等争权内讧,为秦将邓羌、杨安各个击破。
1628—1692清浙江临海人,字再来,号蒿庵。顺治进士。任澂江知府。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被拘,伪应,密驰蜡丸于外。后得脱至粤,超擢广东巡抚,条陈八十余款,多见施行。旋内迁刑部侍郎。晚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