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马王堆汉墓医书

马王堆汉墓医书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入葬)出土大批的简帛医书,共十四种。被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产书》、《导引图》、《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等,统称为马王堆汉墓医书。这些书约有三万字左右,没有书名,没有序、跋及作者姓名,但都有其独立的体例与完整的内容。书名系考古工作者根据帛书文字的内容补加的。据鉴定,这批医书大部属于先秦著作,最早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在时代上也比《黄帝内经》成书早,某些部分又与《内经》的论述互有联系,因此,学术价值甚高。《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与《内经》所述经络关系非常密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两部人体经脉学和灸疗学专著。《脉法》论述用灸法所引起脉的感传现象。《阴阳脉死候》是论述诊断三阴三阳脉疾病的死亡症候的专书。《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知最早的一部医方著作,载病名一百余种,方剂二百八十多首,其中多为外科、皮肤科疾病及若干内科、儿科、妇科病。《导引图》是一种古代医疗体育的专书。《养生方》和《却谷食气》为养生保健著作。《杂疗方》、《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为竹简本,载有一些药方以及神仙、房中之术。这批古医书是已发现最早的医学文献,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医学发展状况具有很高的价值。

马王堆汉墓医书之一《导引图》

猜你喜欢

  • 拂涅

    即“拂涅靺鞨”。

  • 翰林院故事

    书名。唐韦执谊撰。一卷。执谊贞元二年(786)以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知制诰,因撰次翰林院、学士院建置缘起、学士名额、膺任待遇之尊荣以及开元、贞元间学士名单,成此书。宋洪遵收入《翰苑群书》。

  • 薛广德

    西汉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长卿。以《鲁诗》教授楚国。宣帝时,为博士,参与石渠阁会议,与诸儒杂论《五经》异同。元帝初元五年(前44),以长信少府迁御史大夫。后以岁恶民多流亡,与丞相、大司马、车骑

  • 王章

    西汉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西南)人,字仲卿。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劾奏中书令石显,遂被陷害免官。成帝时任司隶校尉,为大臣贵戚所敬惮。后任京兆尹,指斥大

  • 大同学校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冬,侨商邝汝磐、冯镜如等创于日本横滨。始由孙中山代拟校名中西学校,后康有为改为大同学校,并由康门弟子徐勤任校长,遂为保皇势力控制。1923年大地震后解散。

  • 云顶山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云顶。本名石城山,唐天宝六载(747)改名。《续资治通鉴》:南宋淳祐三年(1243),余玠帅蜀,于此筑城移利州兵于此;宝祐六年(1258),蒙古将耨埒长驱成都,败杨大渊于灵泉山,进围

  • 赞理

    ①官制用语,代理(某官)之谓。亦称摄理。②官名。明朝廷派往设有总兵之地为巡抚的兼职,称赞理军务或赞理某某地方军务,为协同管理军务之意。不设总兵之地,则称提督军务。均加都御史等衔。因事而设。始见于宣德中

  • 郎廷相

    ?—1688清汉军镶黄旗人,字钧衡。由监生累擢至河南巡抚。康熙十四年(1675)官江西巡抚。次年晋福建总督,率部平耿精忠叛乱。十七年,郑经军攻福建,他以用兵无功解任。

  • 黄彬

    ?—1390明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元末为徐寿辉所部红巾军将领。陈友琼杀寿辉,遂投朱元璋。官至江西行省参政,善抚军,深孚众望。从常遇春平定江西,升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封宜春侯。后

  • 编修敕令所

    官署名。简称敕令所。北宋仁宗时始命宰相提举编修敕令,神宗时复专置司局,以敕令所为名,仍以宰相提举。掌汇集诏旨,类编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