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潜
明人。宦官。以知兵称。崇祯五年(1632)督军登州,征孔有德。次年出监宁远、锦州军事。九年总监诸军,抗御后金,畏敌怯战,滥杀冒功。十七年奉命监宁前诸军,途中闻农民军克北京,乃弃职南逃。福王时召为南京京营提督。顺治二年(1645)降于清。
明人。宦官。以知兵称。崇祯五年(1632)督军登州,征孔有德。次年出监宁远、锦州军事。九年总监诸军,抗御后金,畏敌怯战,滥杀冒功。十七年奉命监宁前诸军,途中闻农民军克北京,乃弃职南逃。福王时召为南京京营提督。顺治二年(1645)降于清。
报纸名。南洋劝业会机关报。清宣统二年三月二十日(1910.4.29)在南京创刊。由《劝业会旬报》改名而来,向瑞琨总理,彭渊恂、郭玉书编撰。以“指导国民,振兴实业”为宗旨。日出一大张。
古代对秀才、孝廉之考试方法。经即试经,策即策问。汉制,取士作简策问难,试者投射答之,谓之射策;若录政事得失以相顾问,谓之对策。魏晋以后大体承袭汉制。
唐、五代时地税的附加税。唐大历元年(766)起,地亩除征青苗钱外,每亩又征地头钱二十文,通名为青苗钱或青苗地头钱。五代后唐时亦征地头钱。
即“安世高”。
亦作磋扑寺。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主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由该派创始人都松钦巴(1110—1193)兴建。都松钦巴死后,此寺寺主形成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转世系统,为藏传佛教活
相传宋太祖曾提出不用南人为相的主张,亲笔书写“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刻石于政事堂,以示子孙。后王钦若为相,吏移刻石于他处,王安石、章惇为相时,刻石被人窃去。据近人考证,此说系反对王安石变法者所编造。
宝石之别称。属于碳之同素异性体。汉晋以前,谓之曰碧,或称光珠。南北朝至隋唐,又称瑟瑟、火珠。两宋无闻瑟瑟之名。元代复称瑟瑟,又有凸凹石、石青、红刺诸称。明清以来统称宝石。自古以来作为装饰品。吐蕃(今西
唐宗室。字能之。宰相李石弟。大和进士,累辟使府,调蓝田尉。石为相,荐为监察御史,累迁尚书郎,出为商、郑、汝、颍四州刺史。大中年间,党项攻扰,授为夏绥银节度使。善理政事,以抚党项。累迁户部尚书。授剑南西
官名。(1)明代各都指挥使司及行都指挥使司副长官。从二品。(2)羁縻卫所的都司副长官。
①(?—251)三国魏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字公渊。王淩之子。因父罪牵连,被司马懿所诛,死时年约四十余。在才性论辩四派中,持“才性离”的观点,认为才能与德行未必一致,有德行的人未必尽善,有才能的人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