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
战国燕高阳邑,西汉初置县。以在高河之阳,故名。治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属涿郡。东汉改属河间国。西晋改属高阳国。北魏为高阳郡治。隋改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为顺安军治。金属安州。明洪武三年(1370)迁治今县。明、清属保定府。
战国燕高阳邑,西汉初置县。以在高河之阳,故名。治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属涿郡。东汉改属河间国。西晋改属高阳国。北魏为高阳郡治。隋改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为顺安军治。金属安州。明洪武三年(1370)迁治今县。明、清属保定府。
一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南宋末文天祥被元兵所执,至此,作《过零丁洋》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鸦片战争前,英美鸦片贩子,曾用趸船和快艇,强占伶仃洋面和伶仃岛,对中国进行大量的鸦
?—901唐末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字秉仁。凶悍勇猛,文身断发。乾符五年(878),高骈镇荆南,用为牙将,从骈至淮南。后逃还聚众千人,袭据朗州(治今湖南常德)。中和元年(881),受朝廷委任为朗州留后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杭州创刊,三十四年七月迁上海。月刊。陈蝶仙(天虚我生)主编。木刻石印,从第十七期起改铅印。以“保存国粹”、“搜罗古董”为宗旨。怀旧厌世,吊古伤今,主张男女平权。主要
官名。北齐置,为太常寺属官,掌供乐人衣服,由鼓吹令兼领。
内官名。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定内官置,与婕妤、荣华、充华、承徽合称五职,班亚九嫔。
战国时楚将。曾说楚怀王伐韩,认为韩疲于战争,仓廪空虚,无以守城,不过一月必能取得。见《战国策·西周策》。
即“萨囊彻辰”。
①官名。十六国后赵、后燕置,为皇帝、太子及诸王的侍卫。唐代置为诸卫、诸军属官,从九品下。宋代虽存其名而罕除授。②唐代军府官兵轮番赴京宿卫,称为番上。诸卫将军、诸率府率以下至中郎将、郎将及千牛备身等,长
书名。南宋洪适撰。共二十七卷。成于乾道二年(1166)。著录汉魏石刻文字一百八十九种,每种依其字画写定,对文字之异体、通假均一一注明;有关史事亦间作考证,书后又辑录郦道元《水经注》、欧阳修《集古录》、
?—1148西夏党项人。皇族。崇宗、仁宗两朝大臣。有才思,通蕃汉文字。历任秘书监、礼部郎中。元德二年(1120)封为濮王。上疏劾奏晋王察哥横征不法。大德元年(1135),任中书令。人庆四年(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