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一妻多夫制家庭

一妻多夫制家庭

一个女子与一个以上男子结为配偶的特殊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和母系氏族制,其后以变异形式残存于阶级社会中。通常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行。以其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若干类型,常见的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叔侄共妻、父子共妻等。各夫一般有自己的住室,妻子轮流与之同居。所生子女有的名义上全归长兄或第一个丈夫,有的由妻子指定父亲。妻子对各夫若能一视同仁,团结协和,会受到舆论赞扬;如有偏爱争执,将受到社会指责,诸夫也将在外另寻新欢,或借机打骂。《隋书·西域传》早有“兄弟同妻”的记载,明代方凤撰《夷俗考》:“无兄弟者,结义他人,方得共妻”。近代我国藏、门巴、珞巴及部分纳西、赫哲族中,不同程度残存着一妻多夫制家庭。其存在原因或系群婚残余影响,或女少男多,或为不使财产分散,以减少差役赋税等。

猜你喜欢

  • 水手营

    东北水师旗营的最早称谓。清初,沙俄不断寇边,兄弟民族屡遭其殃。顺治十五年(1658)初造战船,后造粮船,先后设船厂、水营于乌喇(今吉林市)。康熙十三年(1674),将营船移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

  • 壹万福

    渤海王国大臣。文王大钦茂时为青授大夫。唐大历六年(日本宝龟二年,771),被遣为聘日使,率200余人乘船17艘访日。六月,抵出羽登陆。十二月,率40余人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次年正月,日廷以国书“顿

  • 北魏律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制定的法令。亦称“后魏律”。正始元年(504),宣武帝元恪诏群臣议定律令,由修律博士常景与律学博士侯坚固等撰成《北魏律》20篇,永成通制。《隋书·经籍志》记有《后魏律》20卷。至唐代已

  • 罗卜藏硕诺

    见“罗卜藏舒努”(1421页)。

  • 牛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站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牛站为陆站之一种。站户以牛运载使者和货物。据《元史·兵志四·站赤》,除中书省新辖腹里等路专设牛站二处外,诸行省之陆站亦多配置牛只以供使役,共有驿牛近万只。参

  • 热丹衮桑布

    见“衮桑帕”(2092页)。

  • 木咂些八孙等处千户所

    明代藏区卫所名。洪武九年(1376)九月置。治所在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初以故元达鲁花赤(镇守官)锁南巴等充正、副千户,隶朵甘都指挥使司,给印信。

  • 尚结赞

    ?—796吐蕃大臣。又作尚赞诺囊。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属那囊氏家族。主张唐蕃和好,反对大相尚结息侵唐,建议赞普与唐定界明约,以息边人,被采纳,唐建中三年(782),罢尚结息

  • ①旧时台湾土地面积计算单位。据《赤嵌笔谈》载:“台郡之田论甲。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计一甲约内地十一亩三分一厘”。姚莹《东槎纪略》也言噶玛兰人“一甲抵内地十一亩有奇”。故1甲约为

  • 陕西丁

    明代哈密头领之一。正统(1436—1449)初,叛离哈密。五年(1440),与捏列骨率兵围哈密,被新迁于把思阔(巴里坤)之忠勇王也先土干(金忠)弟猛哥卜花所败。八年(1443),又助瓦剌也先太师将奄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