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饭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以大米(或糯米)、小米、高梁米、黍、豆类混在一起焖制而成。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正月十五日乃“作五谷杂饭食之,亦以相遗……盖袭社饭相馈之古风也”。有祈求年内五谷丰登,招进五福之意。所用五谷因地而异,五谷比例亦不完全相同。饭做成后,异姓各家之间互相换着吃,当天吃9顿饭,民间相信吃9次五谷饭为吉。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以大米(或糯米)、小米、高梁米、黍、豆类混在一起焖制而成。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正月十五日乃“作五谷杂饭食之,亦以相遗……盖袭社饭相馈之古风也”。有祈求年内五谷丰登,招进五福之意。所用五谷因地而异,五谷比例亦不完全相同。饭做成后,异姓各家之间互相换着吃,当天吃9顿饭,民间相信吃9次五谷饭为吉。
部分彝族的自称。 “诺”意为“黑”,“苏”意为“人”,亦含有“黑色”、“主体”、“强大”的意思。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各县及泸定、九龙、石棉、汉源等县。汉族和其他民族称其为黑彝。详见“彝族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阿鲁图为都总裁官,揭傒斯、张起岩、欧阳玄等为总裁。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0卷,表4卷,列传73卷,另附《金国语解》1卷,近100万字。元世祖曾诏修辽、宋、金三
《魏书》等氐族部落首领的称呼。据《魏书·氐传》所载,氐族诸部“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管辖部落事务,各不相属。魏晋后,多受各王朝官爵,或自封官号,此称渐废。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山北部。由隋以前的北室韦分解而来。《旧唐书》称该部位于※那礼部东北,具体所在有三说:一说在今大兴安岭萨起山以北的诺敏河流域,或说在大兴安岭北端伊勒呼里山北(东)今黑龙江省呼玛与爱
辽诸宫卫管辖的专供皇帝、皇后等役使的人户。亦称“宫分户”、“宫籍户”。包括正户、蕃汉转户和著帐户。入宫籍后不隶属国家的州县,故名。《辽史·营卫志·宫卫》:“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籍
?—188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颜札氏。绥远城将军彦德子。咸丰二年(1852)进士。六年(1856),充玉牒馆副总裁。九年(1859),授伊犁参赞大臣。次年,抵伊犁整治边事有绩。十一年,查阿克苏
?—926五代后唐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第三子,后唐庄宗※李存勖次弟。同光二年(924)正月,以振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权知潞州留后。二月,为潞州节
汉代匈奴部落名。参见“屈兰”(1545页)。
参见“督”(2356页)。
汉代西域诸族对中国内地冶炼、铸造生产技艺的美称。《汉书·陈汤传》谓:胡兵“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汉巧的传入,有助于西域与内地生产技术的交流和促进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