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萨克

伊萨克

①(?—1780)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哈密人。札萨克郡王玉素布次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奉父命护送哈密移民500户赴伊犁屯田,授二等台吉。次年,父死,受命袭爵。三十六年(1771),偕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子丕尔敦入觐,获三眼孔雀翎。三十八年(1773),授领队大臣,赴伊犁掌维吾尔民屯田事宜。四十一年归籍。卒,子额尔德锡尔袭。 ②(?—1842)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库车人。固山贝子※鄂对孙。初为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嘉庆二十一年(1816),因孜牙墩案获罪,降五品伯克。道光二年(1822),调任沙雅尔阿奇木伯克。六年(1826),因侄迈哈默特鄂对潜通张格尔,被削爵,袭所遗贝子品级。旋授阿克苏阿奇木伯克,七年,随清军讨张格尔和卓,授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从参赞大臣杨芳领兵追击。于喀尔铁盖山擒张格尔归,晋封郡王,授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图形紫光阁。十年(1830),以浩罕伯克遣兵拥张格尔兄玉素普和卓入侵,踞喀什噶尔回城,围新城(今疏勒),参赞大臣札隆阿诬其通敌,被囚。乱平,受昭雪,诏居京师。越三年因病回籍。

猜你喜欢

  • 斡啜

    见“完颜宗弼”(1158页)。

  • 蒙秦睑

    唐代南唐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近代人研究,疑为“蒙巂”异写。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至漾濞彝族自治县一带。由南诏王遣子弟镇守。参见“十睑”(8页)。

  • 福圣承道

    西夏毅宗李谅祚年号。1053—1056年,凡4年。

  • 移塞没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新唐书》称:“自(俱伦)泊而东有移塞设部”,俱伦泊即今呼伦湖。其所在旧说在今额尔古纳河滨,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霍林河西北,呼伦湖(一作达赉湖)以东之地,但具体所指又各不相同,或说大体在

  • 外差

    藏语“其差”的意译。※内差的对称。泛指旧时西藏人民依附于各农奴主、被分予少量分地的农奴,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支付的一部分负担。包括兵差和普通外差两种。前者指向封建政府所服兵役。后者主要指农奴按照政府开具的

  • 兀良孩

    即“兀良哈”(108页)。

  • 孝烈皇后

    见“萧撒葛只”(2003页)。

  • 八角事件

    四川小金县八角屯藏族等反对军阀之斗争。1917年八角屯藏汉人民因不堪军阀的压迫和苛敛,在藏族喇嘛查都若巴、汉族傅南山等人率领下举事,众至6—7千人,两月内先后攻占懋功、抚边、绥靖、崇化及丹巴县。提出“

  • 长子出征

    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又称“拔都西征”。元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汗召集诸王大会,定议出兵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兵,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遣长子从征。因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

  • 乳茶

    参见“熬茶拜唐阿”(2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