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宗
见“铁穆耳”(1879页)。
见“铁穆耳”(1879页)。
明代西北卫所名。本碾北地。成化(1465—1487)中置。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嘉靖三十八年(1559),其地山后诸族部联合起兵反抗官军,为明廷所弹压。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碾伯县。1928年改为乐
见“哈什木”(1631页)。
?—1661清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初任护军参领。崇德(1636—1643)年间,随军围明锦州。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农民军李自成部。后相继随英亲王阿济格征陕西,从肃亲王豪格
1748—180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世居吉林乌拉。字珠轩。乾隆三十三年(1768),以马甲随征缅甸。三十八年(1773),随军镇压金川土司叛乱。四十年,因功擢三等侍卫。金川平,叙功,赐
明廷在滇西沿边所筑八关隘的总称。16世纪至17世纪,缅甸王朝常侵扰滇西边境地区,屡为明军所阻,为防御其东侵,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在“三宣”(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沿边修筑八关。
即“段就六眷”(1700页)。
清代新疆厅名。光绪十四年(1888)置。治所在今新疆精河城。辖有5驿站、13卡伦、察哈尔营、旧土尔扈特、哈萨克游牧地。归伊塔道管辖。1913年改为县。居民近5000人,主要有蒙古、汉、维吾尔等民族。
珞巴族部落名。又称登尼。藏族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阿帕塔尼”。据传其祖先从北方或东北方某地迁至苏普帕德和普德普米两河流域,接着又分三支,先后进入今济罗一带定居。包括金勒、那达、希都、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
?—650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苏发叠弟。兄死继位。贞观二十一年(647)两次遣使入唐朝贡,释其兄授焉耆拒唐之举,太宗仍决意兵讨。次年,与其将羯猎颠率兵5万迎战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之唐军,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