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邦寺

八邦寺

噶玛噶举派(白教)寺庙。又称“土登清可领”、乾隆时称“巴尔绷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东南八乌乡八邦村。约宋宁宗时,都松钦巴将噶举派自西藏传入康区,元、明两代得以发展。第一代活佛德格土司之弟斯笃却吉迥乃于雍正五年(1727)始建时有一座经堂和16间住房,后逐渐扩大。第二代活佛白马尼西修建了印经院及一些小经堂,印经书一百余卷。至第四代活佛白马汪求大兴土木,修建经堂、住房12年之久。在噶玛噶举派中地位仅次于主寺西藏粗布寺,为该教派在康区之东部“圣地”。该寺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德格土司的扶持,清乾隆平定金川之役,该寺派喇嘛至清军营中念祈“得胜真经”,受到清朝厚赏。乾隆三十九年(1774),又赐保护该寺之诏书。该寺占有大量土地、牲畜,享有派差、派款等各种特权,为德格土司五大家庙之一。辖有70至80座分寺,分布于德格、邓柯、康定、丹巴、稻城及云南丽江、青海等地。由该寺派代表去解决分寺重大问题。活佛为最高等级,总揽寺内一切权力,设有堪布、铁棒、翁则、格雍、管家等执事喇嘛,分管寺内教务、纪律、领经、经济收入等事宜,并设若干杂职人员,分管农村或牧场。内设一个喇嘛扎巴学校,凡康属噶玛噶举派门徒赴藏受戒深造,须先在此寺学经三年,方能办理手续赴藏学经。有自己的武装,将喇嘛、扎巴组成军队,维护其统治。

猜你喜欢

  • 阿老丁

    约1251—1315元代伊斯兰教经师。别号奥思玛。祖籍波斯(今伊朗),世代皆巨商。以资助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在位)征西域有功,赐官不仕,获赐田宅于京师(今北京),遂留居焉。延祐年间(131

  • 新红史

    书名。全称《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班钦·索南查巴(又称泽塘巴夏孜班钦·索南查巴,1478——1574年)撰。明嘉靖十七年(1538)成书。作者曾获格西学位,1524年起先后任哲蚌

  • 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官署名。参见“松潘卫指挥使司”(1298页)。

  •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

  • 野讷

    1278—1317元朝大臣。畏兀儿人。集贤大学士脱列子,中书平章政事※阿礼海牙兄。初事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于藩邸。大德十一年(1307),成宗卒,力劝爱育黎拔力八达迎立其兄海山。及武宗海山即位后,召

  • 大度民寺

    西夏佛寺。仁宗乾祐二十年(1189)为仁宗即位五十周年印施《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延请宗律国师、净戒国师、大乘玄密国师、禅法师在此作大法会,凡十昼夜,施食、诵咒、读经、饭僧、济贫、释囚,散发4种佛

  • 鼻箫

    海南岛五指山黎族一种古老乐器。制作简单,用长60—7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山竹制成,在一端边缘开一吹气孔作箫头,在上方正面一定距离开两个音孔,底端正面也开一个音孔。吹奏时将箫管向右侧横斜,箫头压着右鼻

  • 土牛线

    明郑时期在台湾所设“香界”。亦称“红线”。郑成功把荷兰殖民者逐出台湾后,大陆人民移居台湾日增,不断深入内山高山族地区侵垦,屡遭“番害”。永历年间后期,下令以土筑短垣为番界,土垣如卧牛,上砌红砖,故名。

  • 长孙炽

    549—610北周、隋大臣。字仲光。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北魏冀州刺史长孙裕孙,平原侯长孙兕子。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元年(572),为通道馆学士。二年,授雍州仓城令,转盩厔令、崤郡守,

  • 诺曷钵

    ?—688唐代吐谷浑可汗。又作诺贺钵、诺遏钵、诺褐拔等。慕容氏。※慕容顺子。初受封燕王。唐贞观九年(635),父为臣下所杀后,嗣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获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兵援,始平乱。次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