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勒期话

勒期话

我国景颇族中自称勒期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景颇族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等县。以潞西县中山区中心乡勒期话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23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舌叶两套,有唇齿音。有腭化辅音7个,由双唇音和舌根音腭化而成。无复辅音。有34个单元音,分普通元音9个,紧元音8个,长元音9个,长紧元音8个。长元音主要出现在动词、形容词中。分单元音的长短和带韵尾的主要元音的知短两类。复元音有5个,既有前响的,也有后响,以前响为主。前响复元音有13个,由主要元音加i、u韵尾构成。后响复元音有2个,由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有节尾辅音m、n、、p、t、k、。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有前弱化音节。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手段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表示阴、阳性和指小的词尾。量词较丰富,用名词作计量的现象较突出。数词、量词都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结合使用时数词前,量词在后。量词除表量外还有类别作用。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构成时,代词词根要变为弱化音节。动词有使动范畴,用动词词根辅音送气与不送气交替、清浊交替、元音松紧交替及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表示。另外动词主要元音长短交替还有表示否定的意思。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和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复合词的结构有并列、修饰、支配、主谓等形式。派生词由前缀和后缀构成,以前缀为主,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借词主要来源于景颇语和汉语,也有一定数量的傣语和缅甸语借词。

猜你喜欢

  • 秃薛

    见“土薛”(64页)。

  • 公中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 羌帖

    旧时东北地区对沙俄纸币的俗称。名称来源,似与清初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咒称沙俄侵略者为※罗刹,误传为老枪,又误为老羌有关。时流通于东北地区的,主要为华俄道胜银行、帝俄国家银行和中东铁道局发行或流通的金卢布

  • 亚梅什湖之战

    准噶尔军抗击俄军侵略的一次重要战役。康熙五十四年(1715),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为掠夺中国叶尔羌(今莎车)金矿,派遣中校布赫戈利茨率领3000远征军,占领准噶尔部辖地亚梅什湖(位于前苏联巴甫洛达尔市南面

  • 勐捧土便委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明洪武至永乐间(1368—1424),宣慰使司刀暹答曾命奢陇法食邑于此。永乐十一年(1413),宣慰使刀更孟以勐捧为其子刀霸供之食邑。十九年(1421),析车里为二,

  • 屯外委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在四川省松潘、杂谷脑藏族聚居区所置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给以委牌。为屯守备下属。平时管理本小支事务,战时随屯守备助官军作战。

  • 木底城

    古地名。高句骊筑。故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40里苏子河北岸木奇镇;有说在吉林省伊通县境;或说在朝鲜价川县境。高句骊的军事重镇。乾封三年(668),李绩部将薛仁贵拔木底等三城后,引兵略地与李绩会师,

  • 窝朗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村寨首领的称谓(有人认为在地缘性村寨产生以前原有氏族或家族之长)。一般由最早建立村寨的氏族或家族中推举产生,若同时由几姓建寨,则通过杀鸡打卦产生,后世代相承。负责管理村

  • 敦珠布多尔齐

    ?—1840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原为孜本,嘉庆十一年(1806),补授噶伦。十七年(1812),因失职使犯人潜逃出境,受理藩院议处。道光二年(1822),因捐款修西藏敏珠尔伦吉竹布贝寺,赏花翎

  • 乌济叶特

    明代蒙古部名。《蒙古黄金史纲》作“兀者”,《水晶念珠》误作“乌济㰅特”。驻牧于大兴安岭以东,与兀良哈三卫关系密切(福余卫亦自称“兀者”),统率6个千户,故称“六千乌济叶特”。蒙文史籍称该